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家人当一家处-《大明第一贡生》
            
            
            
                
    第(3/3)页
    张懋感慨着。
    张周道:“英国公有话直说。”
    张懋眼神放光道:“那你明说,这场仗会怎么打?”
    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却不是张懋应该问的。
    或许张懋也知晓,若这问题是他主动上门去问,没有蒋德钟这个“人质”的话,张周压根都不会理他。
    “英国公是怕这场仗打完之后,威宁伯声名远扬,从此王家的势头上来,陛下只怕会对其更加倚重,影响到你们张家吧?”
    “你……”
    张懋本来还觉得掌握了一切主动权,但被张周一句话,搞得有点下不来台。
    张周还继续不依不饶:“英国公一脉,作为大明勋贵之首,一向为朝廷柱梁,但在大战上,陛下仰仗于王威宁,张老心中是否有根刺呢?”
    张周专门挑着张懋心中的软肋扎针。
    “咳咳。”张懋清了清嗓子道,“秉宽,你都这么说,那老夫也不藏掖,若王威宁是个文臣倒还好,若是这一战后,他恢复了爵位,并为陛下所倚,那以后张家一脉的确是要势微。你也知道,老夫年老了啊……”
    张懋大概不怕自己这一代会被王越抢走了都督府职位。
    提督京营,相当于京城戍卫总司令,张懋风光一辈子,怕的就是自己的后代接不住他留下的大旗。
    别人他是不怕的,那些老勋贵家里什么鸟样,张懋比谁都清楚。
    张懋怕的是新贵,尤其是王越这种当世显赫一时的名将。
    张周耸耸肩:“可这跟我有何关系?”
    张懋差点被自己一口口水给呛着。
    “秉宽,你非要这么说话吗?老夫是听说你说话很直,但你也不能装糊涂吧?王威宁不靠你,他还有个马粪的机会拿爵位?你若不给他治病,他现在已经进黄土了吧?”
    张懋差点就要说,你们俩就是一伙的,而且还是合起伙来坑我们老张家。
    张周皱眉道:“英国公费尽心机把我老泰山,还有我,整到你府上来,就为这个?”
    “不然呢?”
    张懋站起身,恶狠狠瞪着张周道,“老夫知道,你现在得宠得很,要是不这样,你会跟老夫谈吗?老夫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你救小犬,对我孙儿有栽培之恩,老夫都是看在眼里的,老夫也没说要对你张仑跟对成国公家二小子一样……朱家二小子目标是要得爵,我家不用!有英国公这一脉传下去就够!但要是有人欺辱上张家门,老夫就算再一把老骨头,也要抗在前面。”
    张周笑了笑道:“英国公的意思,是我已经欺负上门?”
    张懋道:“你跟王世昌走得近,就等于是跟我张家为敌了!”
    “哦。”
    张周听明白。
    张懋这是产生危机意识了。
    “英国公,有何需要,说吧。就当是买卖,我跟我岳父很像,只要把价谈好,咱都是童叟无欺!当然,我说的价,非金非银,而是更实在的东西。我有的,你想要,彼此彼此。”
    张周可不是吃素的,你以为你是英国公就牛逼啊?
    跟我打交道的都是皇帝、太皇太后、太子这些,搞什么打哑谜?有需要你就说。
    张懋琢磨了一下。
    先前还只是他在给张周施压,一瞬间张周就好像把话摊在明面上。
    现在就是谈判拉锯,把“价钱”谈定。
    张懋笑道:“要不怎么说贤侄秉宽你能得圣眷呢?聪明人啊!老夫就要一条,王威宁立再大的功劳,那是西北,跟京师周遭,不能扯上关系。”
    “嗯。”
    张周点头,“很合理。这点英国公放心,你光看王威宁去西北陛下派了多少人跟着,你就知道他在陛下心中的位置如何。”
    张周就是提醒张懋。
    新贵再牛逼,也还没经过时间的考验,皇帝对其还是不够信任的。
    张懋道:“这点老夫自然能看明白,不过最大的变数就是……”
    话说了一半。
    张周也是聪明人,笑道:“变数就是我呗?如果我一再于陛下面前说他的好,那陛下是不是就改变主意?”
    “啪!”
    张懋一拍桌子,又指了指张周道:“要不怎么说你是明白人,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
    “没别的,吾孙儿,张仑那小子,以后你使唤着,只要给他吊口气儿,就是把他折腾成啥样老夫都不管,但老夫要他当你的大弟子!”
    “以后西北、辽东、南京有何事,老夫绝不会干涉,你想怎么建议怎么建议,但要是京营上下三长两短的,陛下问你,你把事往老夫一家人身上推,绝对不给你丢面儿!”
    “每月的束脩、逢年过节的谢师礼,一文钱不会少,你岳父老蒋跟都督府走门子过买卖,管保让他赚到盆满钵满。”
    “更重要的,以后你入朝,不管那些文臣对你如何挑剔,老夫对你绝对如自家子侄,哪怕将来你失势,老夫也绝对保你子嗣荣华富贵衣食无忧!老夫死了,还有老夫的儿子、孙子,咱两家人,当一家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