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关键时刻,先打友军!-《大清话事人》
            
            
            
                
    第(1/3)页
    兵刃相见的双方都是穿号服的清军,本应该是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友军,此时却好似仇寇。
    冲突一触即发,刀剑碰撞声不绝于耳,更有弓箭手鸟枪手跃跃欲试。
    “主子,怎么办?”
    “妈的,这种时候谁还顾得上谁?渡船坚决不能让,我也不能露面。刘路你去,让底下人朝贵州佬开枪!”
    察哈尔总管哲勇也缩头缩脑,拿手捂着大脸盘,防止被人认出来。
    军队火并是朝廷大忌。
    若是偶发,那朝廷也没辙。毕竟现场乱糟糟的几千人,法不责众,只能当成一单糊涂账。
    但如果被人揭发有统兵大员在现场,且不出面阻止冲突,坐视两军火并产生伤亡。
    那皇上和军机处定然不会放过自己。
    ……
    眼看着一艘艘渡船撑篙离开岸边,
    贵州镇远镇总兵王生烈心急如焚,2万弟兄全部客死他乡,只怕自己的祖坟都保不住。
    他的额头满是汗珠,一会朝着前方的河面看,一会又扭头朝后面看。
    刘路望着主子的坐船已过了河中心。
    终于松了一口气,窜进人群当中。
    低声吼道:
    “还等什么,开枪!”
    一群督标鸟枪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大家虽然推推搡搡,可其实没人真的想擦枪走火,只是表达出“我们不好惹,你们别乱来”的态度罢了。
    “刘爷。这,这可是友军啊。”
    “友军?打仗到了关键时刻,踏马的友军比敌军都危险,你不知道吗?”刘路的小眼睛里闪烁着杀意,“开枪!”
    一名把总,犹豫拱手问道:
    “敢问刘爷,这是总戎大人的意思吗?”
    “你过来,我告诉~”刘路一边假意回答,一边掏出解食刀(满人宰杀牲畜、分解肉食的短刀,几乎人手一柄)。
    噗,
    就一刀,扎进了把总的腹部。
    ……
    “我刘路的话,你们就不听吗?还麻痹的问是不是总戎的军令?”
    刘路表情狰狞,右手握着刀柄,用力旋转了半圈。
    然后松手~
    把总捂着血流如注的腹部,倒地抽搐。
    “谁还有问题?”
    “都听刘爷的,开枪,开枪!”
    刘路快速往后蹿了两步,缩着脖子,低声指挥:
    “瞄准那个戴珊瑚珠凉帽的,听我口令,一二,打!”
    砰砰砰,几十杆鸟枪陆续喷出白烟。
    视线当中,
    那个戴珊瑚珠子的武官,还有周围的三四个亲兵一起倒了下去。
    中枪的正是镇远总兵,王生烈。
    河边的空气几乎停滞了十几息。
    突然,
    有人怒吼道:
    “曰他娘的江西人。他们干死了总兵大人。
    “打!”
    这一下终于失控了。
    原本就挤在一起举着刀剑乱比划的两方人,不由自主的失控了。
    枪子、箭矢横飞。
    刀剑矛胡乱的戳。
    河岸边到处充斥着惨叫、哭骂、还有厮杀的怒吼声。
    南赣镇绿营兵和贵州绿营兵瞬间成了生死仇敌。
    正应了刘路的那句话:
    “关键时刻,友军比敌军更危险。”
    ……
    威远镇总兵,周西发怒火冲天。
    望着被抬过来的好兄弟王生烈还在汩汩流血,他终于失控了。
    “不怕死的弟兄跟我上,抢船。”
    又是经典的赤膊冲锋,大辫子绕脖。将官带头,亲兵簇拥,老兵紧跟。
    一般来说,
    菜鸡军队互啄,当一方祭出这招时另外一方就肯定败了。
    还未上船的南赣镇兵丁被压的节节后退,几乎被推进河里。
    而始作俑者刘路在第1轮枪声响起的时候就溜到了船上,跟随他的还有十几個镇标军官。
    “快开船。”
    “刘爷,要不要再等等?”
    “再不开船。待会溃兵一来,船就压翻了。”
    只能说,
    刘路是懂人性的。
    说话间,不远处的一条船就发生了他预言的惨剧。
    ……
    这条船原本几乎坐满了,可船上的人出于一种对同伴的道义,想再拉上两三个人。
    可蜂拥而至的数百名南赣镇兵丁,怎么愿意放弃这最后的救命稻草。
    双方抢夺之间,
    船整个被带翻了,水里全是扑腾的兵丁。
    刘路的船,此时已经离开河边十几丈。
    他望着被血染红的河岸浅水处,也忍不住嘀咕了句:“我就知道,肯定会变成这个样子。”
    船上的其他人默然无语,
    他们也想不通,好好的开局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一名千总指着岸上骂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