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去年开始大牛市之前,颜礼就集结资金开始炒股,时间累计一年多。 这段时间内,颜礼各种投资、置产,相当比例的资金都来源于股市。 比如壹安院线,1.5亿的投资额实打实的都出自于股市。 目前,颜礼的股市资金只有2.5亿左右,那是因为他出于各种考虑,一直在边赚边抽,使股市的资金量一直维持在一个不算特别显眼的数目。 一直到即将离场阶段,才稍微多了一点,但也准备陆续撤了。 整个大牛市,颜礼究竟赚了多少钱,他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 因为股市操作有赔也有赚,虽然抽了不少钱,但行情好或者一些时刻,也会把一些闲散资金再投里面。 但可以明确的是,在保留一些长期持股的股份后,把股市的大部分资金抽出来后,他手上至少有3亿+的现金流。 而且,这些现金还不是他的全部资金。 易安账上是躺着一笔钱的,截止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始终持续盈利。 虽然大部分资金又继续投到项目上,但账上还是有钱的,且还是颜礼时不时抽取资金的前提下。 彦页资本手上也有钱,毕竟是投资公司,多少还是有富余资金的。 并且,虽然彦页投资的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创业上升阶段,但也有极少数可以分红,换言之,彦页是有盈利的。 不仅是分红,一些不太看好或者是行情变化的公司股份,也可以转卖或者是处理,同样可以回流资金。 此外,新成立的微博,颜礼也放了一笔钱用以发展,足以支撑前期的所有筹备和运营。 这些现金流加起来,也得超过1个亿,只不过涉及公司发展,除非必要,不能轻动。 能用的活钱也有! 之前世界杯的时候,颜礼在香江放了一笔钱,考虑到金融危机的一些布局,他还准备了一次资金看看能不能捞一把。 这两笔钱,一个是大陆外的备用库,方便一些操作,另一个是上牌桌的筹码。 想在金融危机捞一笔,不是件容易的事。 多少商海大亨、金融大鳄都死的透透的,哪怕颜礼有系统帮助,也不会盲目乐观。 他能走到今天,股市捞了几个亿,平安且不怎么引人注意的落袋,几个公司发展迅速且有前景,靠的就是一个【稳】字。 所以,赌归赌,但还是要谨慎。 颜礼专门格外分出一笔钱,如果大赚一笔不必多说,如果赔了,也在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影响他的其他布局。 再就是颜礼的个人小金库了。 都是平时东划拉一点,西划拉一点攒的,方便自己享受或者买点什么东西啥的,数量不算多,不到2000万。 还有董萱和秦兰,因为当初所谓的后路,两人一直把颜礼给她们的钱存了一些。 具体数目不太清楚,但几年下来,两人加起来估摸也有个千八百万。 但后两笔钱就是纯纯的个人或家庭积蓄了,如果逼到颜礼动这两笔钱,干脆直接申请公司破产,东山再起吧。 总之,颜礼不但在感情上狡兔三窟,在个人资金方面,更是深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而且,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只是颜礼本人自由调动的现金流。 他本人如果动用一切办法,通过拆借、贷款、融资等手段筹钱,可调用的现金数目将极为恐怖。 一点不夸张,就颜礼的名声和光环,他开口要钱,几个银行抢着送。 颜礼行事稳健,走一步想三步,未想胜先虑败,事有不对就抽身而退。 所以看起来比较“小打小闹”,但如果他豁出去了放大招,再加上情报系统,排行榜前面那几位过来,也得崩掉满嘴牙。 … 盘了一下手里的钱,颜礼觉得钱包还算鼓,底气也足了。 然后,开始撒钱。 说是撒,实际上一共就两个目标。 一个就是壹安院线,最后建造的两家影院,也基本落成了,一家就已经在筹备开业了,一家是最后的装修收尾。 也正式标明壹安的前期院线建造全部完成,同时,公司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壹安账上是有钱的,毕竟现在影院的盈利还不多,电影市场也尚未繁荣,必须要留足一定的运营资金。 新影院可以不建,大不了就先维持现在的规模,这笔钱要是乱动,一个搞不好连工资水电都是问题。 而除了这笔不能动的运营资金,剩下的钱是不足以再建一个够档次的新影院了。 想扩张,就得接着投钱! 因为颜礼想在金融危机时期,大幅扩张,所以这一笔没必要投的太大,但也不能投的太小。 毕竟金融危机爆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特别是引起全球无数行业动荡,这都需要时间发酵的。 起码小一年的时间,就算不高速发展,也不能白白浪费。 所以颜礼的计划是,筹集1~1.5亿资金,以标准影厅为主,建造6~8家,继续构建壹安的全国院线网络。 这次投资,颜礼个人出资3000~5000万。 其实考虑金融危机,颜礼这次是想要少出一点钱,后续可以直接低价回购股份。 但没办法,院线光投资不见回报,他是牵头人,出钱少了各方都有顾虑,所以不说一半,起码要有个20~30%。 另一个目标,其实还在讨论过程中,那就是京东。 去欧洲之前,颜礼在今日资本徐总的牵线下,与京东商城的刘老板见了一面。 颜礼对其的评价是有魄力、有眼光,身上的江湖气要比人大高才生还要浓,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以及喜欢吹牛逼。 不知道是本人性格如此,还是想拉投资。 刘老板嘴上各种描绘有关京东的蓝图,动辄就是拳打淘宝,脚踩亚马逊。 这个姿态颜礼很熟悉。他见过不少创业者,甚至他本人也是其中之一。 不会吹牛逼的创始人不是一个好的创始人,哪怕创始人不会吹,也必须会找一个会吹的合伙人或者高管。 不过牛逼也有大有小,这位刘老板就是吹的比较大,而且口气比较硬的。 颜礼不想去讨论其牛逼吹的大不大。 但刘老板敢吹这么大,就必定是对京东未来有足够畅想的,说白了,融资成本高,其不会轻易的低价出让股份。 尤其是在今日资本已经投了1000万美元后,京东对资金的需求量没有那么高。 已经截止到投资之前,京东的营收也就6000多万,员工不过百,更多的是以自营家电数码产品为主,物流还在起步阶段。 颜礼如果投钱,京东肯定要,谁嫌自己的钱多,尤其是京东在快速烧钱阶段,但股份比例就不太好说了。 所以上次见面谈的不算多好,颜礼一度考虑放弃投资京东。 直到9月初,颜礼得到了一个每月情报。 这个情报也不复杂,就是大概介绍了未来五年的京东估值。 2007年也就是今年,今日资本给京东的融资估值是1.5亿美元。 这个水分是很大的,沾了电商和互联网泡沫的光,而且今日资本的融资占股也不可能按照这个比例算。 据颜礼的了解,今日资本的股份应该是15%左右,刘老板对股份外流极为谨慎和保守。 特别是他知道京东未来是要大量烧钱的,所以,他必须要保证手里的股份够多,才能够不断的进行融资。 这1.5亿美元的估值,应该是京东在接受今日资本投资后,两方合力把估值给抬了上去。 而颜礼和刘老板交流京东估值就是这个数。 他得掏1500万美元才能拿到京东10%的股份,关键是,不算缺钱的京东还不给那么多股份,顶多接受出让5%。 甚至颜礼一定程度上怀疑,京东考虑自家投资,除了能够提供传媒广告和互联网方面的资源,还有就是平衡今日资本。 钱多股份少,所以颜礼一度考虑放弃。 但是每月情报显示京东历年估值,让颜礼改变了主意。 情报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京东的估值一度腰斩,尤其是资金链紧张阶段,处境艰难,最低估值不超过3000万美元。 这个估值是京东以及今日资本都接受不了,双方合作,2009年想办法拉来了2000多万美元的资金,度过了难关,也让京东的市值水涨船高,突破了2亿美元。 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恢复,再加上行业环境利好,京东发展迅速。 2011年估值暴涨几十倍, C轮以25%的股份融了15亿美元,达到60亿美元估值。 2012年再次吸引一些投资,总估值达到了将近75亿美元,筹划上市。 每月情报跨度时间是未来5年,颜礼只看到现在,但已经足够了。 更不用说,还有一些其他情报的只言片语,也证明了京东的前途无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