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错啦错啦!这个文云孙年纪不大,比起杨过还小了十二岁整。” 宋理宗笑着说道:“但可别看他年纪小,可以说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朕和他谈论天下大事,以及蒙古事务,文云孙都能对答如流,不仅是文采斐然,甚至对于带兵打仗也是很有心得,一个文武都行的宰相,比起耶律丞相自然要更厉害一点了。” 比杨过还小十二岁? 赵衿听了之后,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惊讶,她知道父皇虽然有时候不靠谱,但毕竟多年皇帝的底蕴在这,识人之能还是没问题的,能让宋理宗这么夸赞的人,多半还真有本事。 “好了好了,算你忙正事了,选个人才也好,未来能挑起大梁,也能帮新儿治理大宋,免得杨大哥继续操心。” 赵衿倒是想的不多,她知晓杨新以后是要做皇帝的,那这个事情就没什么好讲了,找点人才帮忙自然最好。 可是听了她这话之后,宋理宗就愣住了。 宋理宗问道:“杨过才三十来岁,以他的武功,活个一百多岁绝对没问题,让他这个父亲给新儿看管江山岂不更好?” 赵衿闻言,就有些生气,问道:“你还想让杨大哥操心一辈子啊?” 宋理宗也来气了,说道:“不操心干什么?江山都给新儿了,他这个当爹的不帮忙,还要干什么?” “废话,当然是和我们一起隐居了,谁有空操心这朝廷社稷的事,按照杨大哥的计划逐步改革之后,大宋必然是万世不拔之基,还让他操心干什么?你把你女婿当牛马使唤啊?黑心地主也没有你这样的!” 赵衿据理力争,对宋理宗就是一阵谴责。 应该说,她可以在任何地方向着宋理宗,但一旦涉及到杨过,就立马变了。 宋理宗闻言,不由得面色有些发黑,说道:“那新儿有些搞不定的事情,难不成你们也袖手旁观?” “谁要袖手旁观了?隐居只是为了清净,也不是避世不出,新儿有事我们当然会管,我说父皇,你咋连这都想不通呢?就这还当皇帝,真是的。” 赵衿再度翻了翻白眼,她是发现了,自己的父皇是越来越傻了,肯定是沉浸在美人温柔乡导致的脑子坏掉。 比起来,杨大哥就不是这样,虽然经常和我们一起度过一些愉快的夜晚,但大事一直都在心中,从来不耽误事,比起父皇可真是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