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百越与艾(四千字)-《大周守藏史》
            
            
            
                
    第(3/3)页
    “我邗国之祖干来邗地时,古艾护卫百越,与周边诸多山野部落共尊女娲氏为先。”
    “但时过境迁,百艾之间不知为何会发生战争,此时越国自称禹后,却行小人之事,趁机吞并百越与古艾。”
    “越将艾民迁往百越国土,百越民迁往艾之国土,以此分化,两国就此归越。”
    “不过几十年前,艾地的仡氏黎姓者得扬粤之助,叛越而出,在艾地在此以百为名,建了百越国。”
    思索中,使节又道:“不过古艾人,怕是也要叛越了…”
    “倒是古艾与百越之间,怕是有战啊。”
    ……
    听完,风允思索。
    “呼…”秋风微凉,夜已至。
    侍者进屋,点燃油灯。
    一侍者道:“公子,风君屋内已整洁。”
    “风君可要休息?”邗国公子打了一个哈欠,这使节刚才所说之事,他是一点兴趣皆无。
    “也好。”
    风允起身,那侍者紧忙引之。
    “风君安。”使节微微一礼,送风君出门。
    走在木廊之上,风吹而过,风允发间青丝微漾,似乎在散发一种力量。
    这份力量指引在风允向着百越国前进。
    待到室内,风允挥退侍者。
    “女娲氏或许就在百越了。”
    “这百越国和艾国倒是有趣,互换了国地,若是两国独立,怎会安稳呢。”
    百越之地,纵横蛮夷,其中大国小国皆有,且不同姓氏,各尊各祖。
    有九黎之后,有大禹之后,有女娲之后,有古之部落之后……
    “这地方,比中原的局势乱上不少,其所尊文化,风俗也各不相同。”
    对于百越各国,风允也不甚了解,他也无深入想法。
    “且再说吧。”
    风允闭目静思,其脑海中浮现河图模样。
    他种道《剑术》已下,如今种道的是《河图》。
    河图玄奥,其中又有大庭四帝和诸位先贤添补智慧,他种道之后,学之也十分疲惫。
    但随之种道河图,他对《周易》的理解,礼剑的理解,《山海经》的理解……自己做的策论,赋,皆有提升。
    “河图比之《周易》,更为万道之源。”
    风允不由感叹。
    “河图尚且如此,若是再得之洛书,若是能习全,岂不是可窥伏羲智慧。”
    如此妄想,风允也只是笑笑。
    得之河图已是不易,至于洛书,风允脑海中倒没有所传之记,不知其所在也。
    “女娲氏……女娲功绩不弱伏羲,那女娲所留智慧,也应不弱才是。”
    “就是不知女娲氏可还有女娲所留,能否得之一观。”
    若是女娲氏不允观之,风允也不可能强取豪夺……
    “道,缘法,世间的道太多了,我之寿命,得毫厘已是幸事,博而不精,亦难成事。”
    说辞劝说自己,风允的心也静下来,不去想女娲智慧。
    他去百越寻女娲氏,不过是之前大庭时的女娲氏愿以身献祭。
    而找到如今的女娲氏,他也不做这挟恩以报之事。
    ……
    翌日,风允与邗国公子告别。
    其也不留,能解决出使遗留之祸,他已是心满意足,自知留不住风允这样人,不去做那自讨苦吃的行径。
    “风君,昨日之解,帮余大忙。”
    邗国公子驱使两马之驾,来到风允面前。
    而在身后,还有一男子紧随,其男子低首,不敢去看风允,见其衣着老旧,破烂。
    风允明其为奴隶。
    邗国公子下马后,其道:“余知晓风君欲去百越,但露天劳苦,遂赠君一车。”
    随之又指向奴隶道:“这本是邗国士族,但受其父罪,贬为奴隶,就赠与风允驾车,风君也好在车中休憩,有人照拂。”
    “认主吧。”邗国公子对奴隶喝道。
    那男子不过及冠之岁,但神情已然麻木,听见公子之声,就立即拜倒在风允跟前。
    风允蹙眉。
    “起来吧。”风允本想拒绝,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御就是驾车,这士族之后,或许知晓御之一事。
    风允入学时少,也该一学了。
    “你为何名?”
    “奴…名将。”
    因为今天,搜资料,写细纲,更新晚了一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