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楚国三难·病不同因-《大周守藏史》
            
            
            
                
    第(1/3)页
    楚君瞳孔微缩。
    父罪子偿?
    子思孝而赴死。
    子思己而逃亡。
    伍奢有两个儿子,当初费无忌向公子居出策,用父之孝道引来二子杀之。
    这件事,楚君也是知晓的。
    伍奢的大子-伍尚,赴死了。
    伍奢的二子,伍子胥,逃亡了。
    而褒响之死的暴露,也是伍子胥所传……
    可见,
    褒响之死本就是内部几人知晓的事情。
    但泄密如此之快,皆因为内部之争,而不择手段,不顾后果,最终颠覆一国啊!
    楚君心头抽疼。
    “建儿……”
    楚君回首,却只能看见两个低首,不敢抬头的儿子。
    是谁准备谋伤建?
    他也不知道,但是他清楚,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这还与费无忌有关,但费无忌已经被他杀死,无可对证。
    “风子,事成定局,可有解?”
    楚君屈服,再无任何傲气。
    他如今,只想救楚国。
    灭社稷,奴楚人,这是楚君死亦难以接受之事!
    对此,风允说如此之多,也非是为救楚国。
    他只欲救楚人。
    就像是当初在大庭时,风允不会选择复大庭国,以安大庭国民。
    但又给予大庭人,是为奴隶、还是为国而死这样的个人选择机会。
    逃与死。
    是不同的。
    此时的楚国也有不同。
    是战,为国。
    是逃,为生。
    对风允来说,已经没有区别。
    但瘟疫……
    瘟疫之下,何来选择呢?
    这才是风允需要做的——治瘟疫。
    此时,诸国林林,灭国而合一之事可,但灭人之传承不可。
    是以。
    面对楚君,风允整合话语,道:“此时楚国有三难。”
    “一为战事,一为民心,一为瘟疫。”
    说后,风允询问楚君。
    “楚君认为,其中何为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