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婚礼(上)-《徐徐诱之》
第(2/3)页
来海边度假,也不能总呆在自己的私人领地不出去,只要走出自家海滩范围,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人见了奉九的肚子都恨不得评头品足一番,就好像他们见过成百上千的孕妇肚子一样。更别提个个铁口直断这胎是儿子:概因这位孕妇步履依然轻盈,从后面看腰肢依然纤细,肚子带尖儿,皮肤鲜妍,这是公认的标准怀男相。
奉九一听表面不显,心里可是老大不乐意:费了这么大劲,她可不想生儿子——打扮粉嫩柔软的小女儿的乐趣,小女儿长成大女儿陪自己逛街选购服饰的乐趣,不管多大都可以搂她入怀肆意亲吻小脸蛋的乐趣……她一样也不想少。
所以后来他们的女儿一出生,也不知有多少当初自信满满的人的水晶眼镜碎了满地。
其实奉九赶来此地,除了度假外,更重要的,就是为了参加柯卫礼、文秀薇及印雅格、葛萝莉这两对新人的海滩婚礼。
原来葛萝莉也没顶住印雅格的攻势,在父亲的劝说下接受了求婚。
柯卫礼和印雅格也是朋友,多有往来,得知对方要在夏天结婚,干脆决定凑一起举办典礼,也省得朋友们多跑一趟,岂不两全其美。
更不用说文秀薇和葛萝莉又都是奉九的闺蜜,两对新人更因夫妻俩的缘故而相识、结缘,所以这个决定怎么看怎么合情合理。
四位新人中除了文秀薇家世略弱外,其他三位都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名门望族,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也大多声名显赫。为了安全起见,宁铮除了安排卫队旅住在原德国营房区内担任安保工作外,还特意从葫芦岛军港调来了“海折”、“海琛”和“海豫”三艘军舰海上警戒。
婚礼大多相似,这一场也不例外。一大清早,柯家的私人海滩内,两位新郎家雇来的大批下人已忙碌起来:临着大海扎起了飘扬着蓝色清透纱幔的四白柱仪式亭,对面摆放着二百多把分列两侧,供来宾就坐观礼的靠背椅,都蒙着白色椅套,椅背上套着橘黄色丝带结成的蝴蝶结;中间空出条狭长的过道,上面撒着橘黄色的百合瓣;远处几十张供仪式后客人用餐的蒙着雪白桌布的长桌上,罗列着橘色、白色的绣球和洋桔梗,为了突出海滩婚礼的特点,还随意摆放着橘色、黄色和红色的五腕海星,洁白的贝壳也点缀其中。
接近十点钟,来宾开始陆续到达:他们大多是京津冀沪欧美留学圈里相互熟识的公子小姐,本来一到夏日就会到北戴河避暑度假。
因出席的是海边的夏日婚礼,大多数的男男女女都穿着浅蓝色、米白色、浅栗色、淡鸭黄等清爽柔和的轻便服装。
奉九经过一晚上的充分休息,此时由宁铮陪着,悠悠闲闲散着步地来了。
他们正与一身浅蓝色无尾燕尾服,扎着白色卡马邦德的印雅格闲聊,这位“英俊得像一幅画”,最接近奉九心目中的“弗吉尼亚人”的新郎官自从跟在老帅和宁铮身边,什么场面没见过,但今天大概是因为头一次做新郎,所以看起来颇有点局促,宁铮低声笑话他。
印雅格的父母住在加州的庄园里,生他时年岁已不小,现在更是年事已高,身体抱恙,无法负担乘坐长时间的飞机或轮船跨越太平洋来中国参加儿子的婚礼;而当初带着他来到中国的叔叔也早已功成身退,回国跟哥哥一起养老了,所以他打算这边婚礼一结束,就带着萝莉回美国一趟,再在那边宴请众亲朋。
奉九照例表达了对他别出心裁的新郎礼服的赞美,优雅出挑,品味不一般。
紧接着宁铮的“四大公子”悉数到场:最先到来的当然是今天的另一位新郎官柯卫礼,一身白色燕尾服,别了一朵红色的玫瑰胸,一向沉肃到有些古板的脸上挂着怎么也压不下去的笑容,太阳神一般耀眼:能抱得体力如此之好、活泼淘气的吃货美人归,这可能是他这个香港人在北地最大的收获了。
第二个是朱铁黎,宁铮的少校副官:个子高大,面容狂放不羁,穿着白色隐细灰条纹亚麻薄西装,头戴白色巴拿马草帽,手拄文明棍;他的父亲朱启钤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实业家,更是杰出的收藏家,尤其在缂丝工艺品收藏方面,成绩骄人,号称“缂丝收藏第一人”。
宁铮曾在婚后不久,费二十万银元,从老朱先生手里买了很多珍贵的清朝缂丝礼服、常服及团扇、屏扇给奉九赏玩,奉九继而照着这些精美的绣活,找苏州一带的绣娘化用在自己的衣服、手袋和香囊、手帕、押禁儿等物品上,也当成礼物送了不少给闺蜜和女性亲属们;当她觉得有的丝织品看不大明白时,就会打电话给老朱先生讨教,所以奉九跟朱铁黎的父亲反而更熟稔些。
前几天,他刚刚陪着宁铮在北戴河的赤土山飞机场附近,试飞了印雅格半个月前刚从法国购进的“施莱克”新型水上飞机,随行的有奉九、朱铁黎的几个漂亮妹妹和宁铮的随从们,女眷们看到飞机居然可以在海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都觉得很新奇。
其实早在三年前,奉军就已引进了八架“施莱克”fba-19型水上飞机,组成了水上飞机队,并以“镇海号”为母舰,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准航空母舰。
在此过程中,出乎意料地还成全了两段姻缘:朱铁黎的四妹朱沪筠与一马当先试飞的少校飞行员李靖安一见钟情,而五妹朱鲁筠也与另一位少校秘书林光沐看对了眼儿,今天他们当然也都来了。
待这次海滩婚礼结束后不到一年,朱氏姊妹也双双一同出嫁。
因着奉九也跟去了飞机场看热闹,所以宁铮又把这种成人之美的好事儿算到了她头上,硬说她就是月老转世。
奉九早看出来了,宁铮身边都是少壮军官,大多有留学背景,家世人品本就不俗,怎么可能不让妙龄小姐们芳心萌动?所以这才是“月老”的真相,要说月老,宁铮才当仁不让。
朱铁黎的臂弯里勾着苗条高挑的太太王柔嘉,正是当初在“德迪翁”聚餐时的那位绿裙女郎,第一次见到了奉九后,就赶紧给表妹邵紫萍摇电话,告诫曾对宁铮痴心一片的她彻底死心。
接着到场的是第三位公子——曹朴和妻子平若凝,曹太太配合丈夫身着同色西式连衣裙,夫妻俩看起来很是和谐。
曹朴人如其名,一身亚麻色西装质朴无华,但他本人就是闪着光芒的谦谦君子。曹朴曾因父亲在“火烧赵家楼”事件里的名声而备受排挤,但为人不改其志,也算难得;他与柯卫礼和印雅格同时交好,而且口才便给,说话声音清越,所以被委以重任,担任今天的婚礼司仪。
夫人平若凝是一位温婉闺秀,毕业于由西方传教士设立的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也是一九二四年招收的第一批女生,毕业后回到北平,协助前北洋政府总理、老公公曹儒林成立了中央医院,免费为平民百姓治病,奉九听后甚为感动,回去后很快就开了张十万元的支票捐赠给这所平民医院聊表心意。
宁铮悄声说,原来我娶了个手松松的“散财童女”,哦不对,“散财太太”。
因为就在几天前,奉九还给母校奉大捐赠了一百万银元,同一天又给把父亲的遗产用到几乎见底儿,眼见着捉襟见肘的徐庸大学捐赠了六十五万银元,甚至给刚刚成立的吉林大学又捐了八十万银元,这都是她指示吕龟图,也就是父亲指定给自己的财富管理人,卖了早年母亲给她囤积在黑龙江和蒙古的大片土地得来的,频频出动的大手笔早已震动了中国社会。
当然也把劝说无果连连叹气的父亲和大哥震得够呛。
奉九莞尔一笑,“我乐意。”
“乐意就好,有钱难买您乐意。”宁铮狗腿地说,还不忘把奉九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什么浮肿的腿架到自己腿上,卖力地按着。
宁铮当然知道,奉九的行动,也是对自己的支持:虽然东三省财务吃紧,军费、行政开支均大幅下降,但财政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还是达成共识——对教育的投入不但不能有丝毫减少,还要加大拨款力度,东三省境内所有的大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不降反升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奉九对丈夫治下如此有远见、有担当的做法也是赞赏的。
坚定发展教育才是切实提高国力的不二法门。
感动之余,富贵小姐奉九忍不住砸钱以示支援,反过来又让宁铮心存感激。
再一会儿,与老帅一道遇难的前黑龙江吴督军的儿子,第四位公子——吴幼权和太太何英也到了,吴幼权这一年以来变化极大:因被比自己能力强、拥者众的过继哥哥夺了黑龙江督军继任者的位子,仍然只能在宁铮身边做一个侍卫官,虽然实际上早在十六岁时已被自己的父亲授为少将军衔,可惜时运不济,不免觉得愧对亡父为自己铺路的一番苦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