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如何劁猪-《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1/3)页

    谢长安走了后,仓河村还是照常过日子,甚至因为叶家这批帮工一月到期,个个都归家都豆腐炒田螺,村民们更加忙碌。

    这可把李家庄的人都羡慕坏了,甚至二娘要招女工的时候,还特意过来问询了一番,问叶霓自家娃娃能不能来。

    “等年后吧。”

    张氏兄弟今日过来送猪崽子,也顺道帮着问两嘴,自家下面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妹妹,若是能学个做豆腐手艺,日后自然就能挑个更好的夫家。

    “为何要到年后?”

    “再有半月就到年关了,天寒地冻的,来回跑不是折腾人么?”

    两人一听,也是这么个道理,也就歇了心思,等过了年关再问。

    这四个猪崽子都肥嘟嘟的,三个公的一个母的,母的要价贵些,但也比不得驴子,四个加在一块儿也才要价二两半银子。

    叶霓给的爽快,张氏兄弟也乐得与她攀谈。

    “我们村杀猪的人家多,三娘还收猪下水么?”

    “收,你要甚?”

    “换卤菜和枣糕罢。”

    “枣糕五日后才能再做。”

    “那先抵在三娘这儿,届时我来取。”

    叶霓拿出竹册子记了一笔,猪下水和牛杂以及豆子,叶家是一直在收的,猪下水之前贵些,现在家家户户杀猪,猪肉价钱都低了,更别提猪下水,因此叶霓又屯了许多,处理好的十五斤猪下水换一罐卤菜。

    一罐卤菜的市场价是十五文钱,但猪下水却买不到这个价,但叶霓懒得收拾猪下水,因此也乐得贵些来换。

    这一来一往的,双方都满意,往叶家送猪下水的人家也越来越多,倒是良性循环。

    不过叶霓可谓是货多不压身,先不提此前欠着的好些订单,就是仓河村村民,每日都要耗掉许多卤菜,年关不比平日,外加今年有豆腐营生,村民们手头宽裕,自然乐得多吃些。

    不仅村民如此,叶家最近置办年货花用也多,光是给家里几个小的做新衣裳,叶霓就花出去二两银子。

    大娘瞧了都心疼,“改你的旧衣裳穿就是了,为何还要花钱?”

    只听大的能改做小的,可没听说小的能改做大的,下面几个奶娃娃一天一个模样,在大娘看来,这个钱花得实在不值当,更何况年关将至,什么都贵。

    叶霓瞧他们个个穿着新衣服,五郎和六娘喜的只拍手,她瞧着心里也高兴,于是道:“娃娃喜欢就好。”

    “长姊不必劝了,今年家里进项多,花些也不打紧。”

    二娘如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打自己做的羽绒被羽绒衣卖出好价钱,她觉得自己的腰板也直了,很多事情瞬间豁然开朗。

    是啊,她凭借自己能力也能吃饱饭,回不回那黎东氏又有什么要紧?

    人活一遭,舒心最重要。

    大娘见两姊妹这般,也只能摇头离开。

    叶霓将今日之事对二娘言说了。

    二娘道:“确实该拒绝,就算叫外乡人学了手艺,这头儿也不能从你这儿开。”

    因为这豆腐手艺,仓河村的女娘很是紧俏,光是这一个月,媒婆都快把草垛子踩烂了。

    话虽如此,真正说亲成功的却没有几家,如今家里的女娃娃能做豆腐,若是手艺好,一月挣的钱也不必汉子少,因此村民都有意多留两年,有这层关系在,女娘在仓河村的地位也稍稍不同了。

    此时人们尚且不知,但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言归正传,谁都知道这豆腐方子保不住,毕竟女娘们还是要外嫁的,一来二去的,手艺也迟早叫人学了去,但这口子不能从叶霓开。

    她虽是豆腐创始人,若是她传出去,大家也说不得甚,但终归是损害了旁人的利益。

    叶霓道:“我知,那张氏兄弟那边,晚些我就回绝了罢。”

    “对方也是个老实的,想来也没想到这茬,你切记好好言说,莫与人生恶。”

    “晓得了。”

    二娘到底是个有主意有主见的,此前她自困婚事,如今凭本事挣钱,底气也足了,自然拨开云雾见青天,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