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略卖-《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2/3)页
一个半大的娃娃平白走丢,这事儿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且年关附近也没甚要紧事,一来二去的,居然有许多人自发的帮着找寻。
其中李家庄的人最多,毕竟娃娃是在他们李家庄走丢的,言说起来,也有他们的责任,责无旁贷,自然要帮着找。
就这样翻来覆去地找了有三日,就是个死的也该被撅出来了,但还是不见田狗儿半点踪影。
罗二郎迟疑道:“会不会是略卖?”
叶霓心底打了个突,略卖就是人口买卖,古时候的人只需年满十二,父母点头,即可略卖。
牙子会带着这些娃娃到大户人家,若是相中了,则能留下来做家奴,石头城里好些富庶人家就有家奴。
她蹙眉道:“田狗儿才六七岁,耶娘也早就不在了,怎会是略卖?”
“最近可有别家娃娃走丢么?”
众人议论纷纷,言说汴州有几个,也是最近丢的。
虽说大庸朝建国不久,也算得上是国泰民安,但治安比起现代还是差的,叶霓穿过来之后一直谨慎着,只是叶家日渐繁盛富裕,日子久了她也难免有些松懈,在这一块她还是疏漏了。
但眼下要紧的不是给自己定罪,而是快些找到田狗儿。
于是她当即找到亭长汇报此事,这亭长出身仓河村,村子拢共就这么大一点,细细考究下来,谁家祖上都有些沾亲带故的,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亭长道:“三娘莫慌,田狗儿是在哪里丢的?”
“在李家庄,我去扎染坊办事,他就在骡子上等我,进出时间不超过一刻钟,娃娃就丢了。”
“那骡子还在么?”
叶霓一顿,也发觉出不对劲的,强略乃是重罪,对方这般做肯定是为了求财,可是骡子也很值钱,孩子都能抢,为何不顺手把骡子也牵走?
亭长与她言说了一番,也道最近略卖的案子较多,但多数在汴州附近,仓河村这个,还是头一遭。
“此事发生在李家庄,我去问问李亭长,若是也无线索,就去汴州问问。”
“好,多谢大人。”
眼下只能如此,叶霓谢过后也归家了。
只是她越想越不对劲,李家庄不比仓河村,往来的都是村落里的人,若是有甚生面孔,村子里的人也一定会警醒些,可她细细问了,最近李家庄并无生面孔出现。
二娘也觉得奇怪,道:“狗儿也不是个傻的,那日天也不黑,怎会无知无觉地被人强略了去?”
“会不会,是熟人作案?”
二娘一惊,连忙捂住她的嘴道:“你与我说就罢了,出了门可千万别提。”
叶霓沉默,她自然知晓,这年头十件案子能查明一二,就已经算是查案高手,若是案子没查明白,自己的言论又外传,日后李家庄的人定会记恨上她,反咬一口是她没看好娃娃都是轻的。
但这念头一出现,就再也压不住了。
她越想越有这个可能,田狗儿这样的野娃娃,能自力更生活恁久,肯定不是个蠢笨的。
对方既然敢抢娃娃,却不敢抢骡子,说明田狗儿没反抗,但骡子不同,牲畜的力气大,这人没有把握,所以才不敢抢。
有了这层心思,叶霓也开始打探起了田狗儿的过往。
刘大郎道:“狗儿么?他家阿公是个能干的,靠手艺到城里定居,可惜福薄,剩下的儿子有些痴傻,老两口没再要,一直带着儿子四处求医。”
若是现代,那还有些医治可能,但这样娘胎里带出的痴傻这时候怎么治?根本没得治。
于是一来二去的,耗尽家财,最后狗儿阿公带着儿子回到村子里,还说了一个瞎了眼的女娘。
“听稳婆说,狗儿娘亲胎位不正,生了狗儿就去了。”
“狗儿娘亲是哪里人?”
刘大郎犹豫着,反倒是二娘搭腔,她道:“与姨太一道来的,平日也寡言,除了姨太太,谁问话也不回。”
叶家那房姨太太,是李家庄的一个牙子说来的,那牙子信徐,人称徐牙子,虽说在李家庄也算富户,但因为他做牙子行当,在李家庄人缘算不上好。
听了这些,叶霓觉得有了些头绪。
她将自己的想法与亭长言说了一遭,两人都道昨日就翻找过了,但并未在徐牙子家中找到田狗儿。
“那牙子还气愤哩,言我与李亭长看低了他,要去官府告状!”
“他邻居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