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教训-《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2/3)页

    此事终于尘埃落定,后面田狗儿也与叶霓一起,挨家挨户地上门致谢。

    “你无事归家就好,我乃村里正,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田狗儿抿唇,还是跪下来磕了个头,他早年家中那种情况能活下来,全靠村里人接济着,磕头也是应该的。

    里正满脸欣慰,将娃娃扶起来之后,他也对叶霓言说了几句。

    “虽说此事是汴州,但三娘还是有些疏漏了。”

    “嗯,此事也怪我,没有看顾好娃娃。”

    里正叹气,这事论起来,还是那牙子可恶,居然将恁小的娃娃强略了,好在三娘机敏,不然这田狗儿这辈子怕是回不来了。

    两人商量了一番,如今仓河村家家富庶了些,今年开春后也有不少殷实人家将娃娃送去读书,里正家的就是其中之一。

    “唔,虽说此事解决了,但日后还要警醒些,省得又着了道。”

    叶霓也点头,借这次机会,里正喊来村民们一道商议,将想送娃娃去启蒙的人家清点了一番。

    “听闻五郎是在庄先生家的?”

    “是哩,庄先生为人和善,教得也不错。”

    那村民道:“既然五郎在庄先生那儿求学,不若我家的四郎也去庄先生那儿罢。”

    旁人听了也直点头,想着归家后与婆娘商量一番,学学问是要紧,但自家人都不得闲,放学后肯定也没人接送啥的,不若几个娃娃结伴,也稳妥些。

    不过也有人疑惑,“听闻强略的就是李家庄的,送娃娃去,能行么?”

    里正言道:“那徐牙子已经被亭长抓起来了,听闻秋后问斩。”

    “他做这样缺良心的勾当,确实该杀!”

    一谈起这徐牙子,村民们都恨得牙痒痒,谁家没有娃娃,一念及此事也都后怕着,毕竟他们村子里外地人多,本来大家心思淳朴,对外人也不多设防,如今经此一遭,也给村民们一个教训。

    凡是娃娃到处跑的,归家后都要被耳提面命一番,言若是再乱来,就要被徐牙子强略了。

    此前因为豆腐生意,仓河村外地来的商贾脚夫也多,田狗儿一出事,如今村民也多了几分警惕。

    凡是外来人,都要多打量两眼。

    外地来的商贾脚夫也苦不堪言,更加记恨上了徐牙子。

    李家庄的名声也因此受到牵连,不过倒是没人认为是叶霓的过错,而是反思为何恁大的娃娃,在他们村子里无声无息地丢了,也因此对叶家五郎更为关照,路上遇见都要叮嘱几句。

    也是变相的好处了。

    这件事也叫叶霓好好思索许久,是她日子过得太平了,忘记人心险恶,一到晚上,她就将自己关在空间里各种查阅古籍。

    大庸朝虽是原文作者虚构的,但正所谓意识来源于客观物质,这大庸朝的原型,一定取自现实背景。

    苦读无数古籍后,叶霓对这时候的认知更加全面,她不再执着于原文的介绍,而是正视起了这方世界。

    不管是不是虚拟的,但自己与家人的情感是真实的,大娘她们对自己的关爱也是实打实的,叶霓并不纠结,她要带着家人好好地活下去。

    反省结束,她也没忘了关怀田狗儿,他年岁尚小,这种事指不定就会留下个心理阴影什么的,叶霓好好确认了一番,确定他并无不妥之后,才放人自由。

    田狗儿也不是傻的,叶霓对他的好他也知晓,但这种事情和吃饭喝水不同,虽说他已经平安归家,但此事还是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的,他变得寡言内敛,对人对事也多三分谨慎。

    这种事情一天两天也改不了,而且也不见得全然是坏事,叶霓心疼之余,也没甚法子。

    年关残存的热闹在此事的打击下,也烟消云散,仓河村家家户户都日渐忙活起来,好在年关的豆腐热潮也消退了些,如今豆腐做得少了,也有力气做些别的。

    但叶家依旧忙碌,一边赶单子,一边接单子,又开始了不得闲的日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