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招新人-《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1/3)页

    叶霓的意思是,既然豆腐坊的生意忙不过来,不若就直接多招几个人手,林一林二两个暗卫虽说靠谱妥帖,但论起来,两人的正经工作还是暗卫,工钱比起来也更多。

    豆腐坊的生意说来说去也就是备货、做豆腐和叫卖。

    叶家租下的铺子算比较大的,做豆腐的与叫卖的,中间也不过是用一个麻布帘子遮住,每次铁锅里一煮豆汁,那香味儿四溢着,闻见的人都喜欢。

    林一林二其实也好这口,当初叶霓问他们时,虽说明面上知晓这事儿还得曹辉和殷诚点头,但暗地里已经常常往叶家跑了。

    叶霓也体谅两人工作的特殊性,于是只吩咐两人做做备货工作,可别小看这备货,较真起来比点豆腐和做豆腐累多了,好在两人乃是暗卫出身,这些费体力的活儿做起来也轻松。

    话虽如此,但叶家豆腐坊生意实在火爆,万家父女逃跑后,整个汴州城就只有这么一家豆腐坊了,那更是不得了,门前的队伍都要排到城墙边了。

    人来人往的,若是哪个有心人瞧见,只怕又要生出什么事端来。

    最后叶霓痛定思痛,还是决定要多招两个人手。

    这事儿也跟大娘商量过,等自己后面归家,这汴州城的豆腐坊,迟早还是要由大娘撑起来。

    大娘道:“这事儿也难办,咱们在汴州并没有相知相熟的人家,一个不小心,只怕就叫有心人钻了空子。”

    “我知,长姊有何想法么?”

    “还得从相知的人里挑些来,不若问问胡四那儿是否有推荐的。”不怪大娘这么想,前一阵子那郭二虽说被自家妹子逼退了去,但那阵仗也确实叫大娘害怕。

    她想着胡家帮与自家生意往来密切,胡四曾经虽说与自家结过梁子,但相处下来也知晓对方是个有底线的,比起不相知的汴州人,她内心更倾向于熟悉的。

    再者,谁人不知这胡家帮在汴州也是一呼百应,若是真请来他们名下的脚夫,旁人再想动歪脑筋,也得掂量着来。

    叶霓听完也不住地点头,大娘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但她还是提点一句:

    “虽说长姊的想法稳妥,但也得当心。”

    “这是怎得?”大娘蹙眉,来汴州城这些日子,她白日就是卖货收钱,晚间又忙着备货,论起来,其实她对汴州的消息并不灵通,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做活儿罢了。

    叶霓道:“这胡家帮早年的名声我亦是听过,虽说坊间大多称赞他们有侠义,但名下也并非所有人都是清白出身。”

    这时候的清白出身,指的不单单是这个人有没有做恶事,更是指祖上与孙辈的言行是否出格,狭义上来讲,则是此人的直系三代是否受过牢狱之灾。

    而胡家帮名下的都是脚夫,也就是最底层的人,自然好坏参半,胡家帮由这群人聚集而成,优点与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就是接近普罗大众,大家伙儿一听,哦,是那胡家帮么?里面那谁谁我知晓……

    可缺点亦然,因为车资问题,胡家帮多次与商贾以及行会正面对峙,尽管最后胜利了,但也给人下了脸,凡是与这两拨人打过交道的,自然不会对他们有多少好感。

    虽说汴州城还是底层人士居多,可往上数的小商贾们,数量亦是不容小觑,更遑论汴州本就是天下商贾云集的地方。

    听完这些,大娘也生出了踌躇。

    “我瞧他们是个好的,怎会如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