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3/3)页
如今大庸朝国泰民安,政治也算得上清明,只要不是太懒太烂,怎么着也不至于被饿死,这些匪贼大约是周遭的地皮无赖聚集而成的,瞧着唬人,实则外强中干,骨子里还是欺软怕硬的。
果不其然,没等阿布他们说甚,这些匪贼就麻溜的将那山竹扛起跑了。
虽说这次有惊无险,但车队还是长了个心眼,防止夜长梦多,当晚王麻子就带着他们去了山脚下的一个村落歇脚。
因为人数多汉子也多,他们只在村子不远处整顿休息了一晚,等天一亮,找几个村人讨要了些水。
山沟沟的地方,鲜少来人,就是来了也多是过客,因此这山村的村人倒也见怪不怪了,可言语间还是有戒备和提防,尤其是在看见阿布那极具异域风格的脸后,这中谨慎排斥就更加明显。
这也不奇怪,这时候人们还是比较排外的,仓河村本也是这般,但后面因为村里有了豆腐营生,村人们也渐渐地愿意与外人说道说道,毕竟按照叶霓的话来讲,外乡人也算是潜在用户。
话虽如此,该有的谨慎也还是有的,只是没有那般叫人不快的戒备排斥感。
王麻子叹道:“等我退了,就去仓河村罢。”
“仓河村住着确实叫人舒坦。”脚夫们也赞同。
这些人大多命运坎坷,其中不乏早年丧父丧母,上无耶娘,小小年纪就要扛起整个家的重担,若非如此,谁愿意家中的儿郎去做这种危险的活计?
不错,在这种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出门闯荡就伴随着危险与动乱,若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关外那等苦寒的地方谁乐意去?
叶霓坐在驴车里,夏日闷热着,她心里也闷,闷得不痛快。
这时候的人太苦了,苦到只能能活着就行,好似日子只要还能捱下去,那就是甜的。
阿布道:“庸朝十分富足,百姓的生活比起我大食,已然是好的。”
他说的真诚,也确实是这般想的,不然他怎么会将不通汉话的一家人带进大庸?
叶霓心中更是难受,她看着着土黄的泥土地直发愣,一个念头却悄无声息地在她心头种下,只是此时她还不曾发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