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呼……身边总算有保镖了!” 朱慈烺长舒一口气,有赵云和展昭护卫左右,总算不用再面对区区百十个叛军就提心吊胆了。 就在这时,缓过神来的朱由检在王承恩的陪伴下走上了午门城楼,身后二十多个佩刀太监亦步亦趋的跟随左右。 “皇儿,我们何时突围?” 不知何故,朱由检突然对这个十五岁的太子产生了一种畏惧,这语气更像是大臣在询问少年天子。 “儿臣是这样想的……” 朱慈烺在让李元霸去杀宇文广之时已经在心里有了新的战略,“父皇你去南京,儿臣留下来坐镇北京……” “哦……” 朱由检脸色骤变,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作答。 “叮……宿主造成大明天子朱由检产生惊恐情绪,获得100情绪值。” 这就吓得惊恐了?莫非这便宜老爹以为我想逼宫夺他的皇位?看来他还是贪权啊! 朱慈烺内心苦笑一声,目前自己对他的皇帝宝座还没有太多想法,毕竟能活几天还不知道。 况且他的皇帝身份将会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情绪值,逼宫夺帝,目前来看弊大于利,自己才不会这么鼠目寸光! 片刻的沉默之后,朱由检神色黯然的道:“皇儿你比朕想象中精明干练,比朕年轻的时候杀伐果断,朕决定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将帝位禅让于你,朕做太上皇……” 朱慈烺一抖长袍,双膝跪倒:“父皇明鉴,孩儿绝无觊觎帝位之意……” “无妨,你两个弟弟年幼,资质也不如你,这帝位早晚是你的,现在给你也是一样。” 朱由检的表情有些心灰意冷,弯腰将朱慈烺扶了起来:“皇儿适才骂得对,朕不是个好皇帝,是朕逼死了孙传庭,没有重用卢象升、曹文诏这些忠良,却不辨菽麦的重用袁崇焕、朱纯臣这些暗怀二心之人…… 朕应该学习宋微宗赵佶,在国难当头之际将帝位禅让给太子。还望皇儿能够运筹帷幄,扭转乾坤,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父皇,咱们可不能学习宋徽宗,重演靖康之耻啊!” 朱慈烺再次跪倒在地,“儿臣的意思是想让父皇迁都南京,孩儿留在北京监国,绝无觊觎帝位之心。” 朱由检闻言一愕,再次把跪倒在地的太子扶起:“北京怕是守不住啊,倘若你我父子能够突围去南京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父皇放心,这些年除了李元霸之外,儿臣还秘密招募了许多能人异士,他们上马能破阵杀敌,下马能安邦治国。有他们在孩儿身边,北京能守则守,不能守也能保护孩儿杀出重围!” 见朱慈烺说的信誓旦旦,朱由检心中五味杂陈。 没想到这个太子城府竟然如此之深,在自己眼皮底下竟然有这么大的动作,而自己却毫无察觉! 如果不是李元霸的出现,朱由检只会把朱慈烺的话当做玩笑,可手底下豢养了一个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杀了数百精兵的妖孽,再出来几个奇人异士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既然皇儿有如此信心,朕现在便让你监国,京城内外,大明天下皆由太子定夺!”朱由检略作思忖,肃声传诏。 “谢父皇信任,孩儿定当不负所托!” 朱慈烺再次跪地谢恩,接着起身吩咐王承恩道:“王公公,马上去午门钟楼把钟撞响,火速召集全城文武来午门面圣,任何人不得缺席。” 据史书记载,崇祯在自杀之前曾经撞钟召集北京城里的大臣进宫面圣,却无一人至,无奈之下崇祯只能和王承恩换了衣服悄悄溜出皇宫,自缢在煤山之上。 朱慈烺现在明白了,没有人来面圣不是因为大明的官员无视天子,而是朱纯臣的部下封锁了宫门,他们连皇帝都不让出宫,又怎么会让外面的大臣进宫? 至于最后崇祯怎么上的煤山那就不可考了,也许是大顺军冲破北京内城后负责软禁皇帝的叛军害了怕开溜,或者良心发现逃回了家。 也有可能崇祯和王承恩走的密道,或者从排水口逃出去了,具体细节怕是得去问自挂东南枝的朱由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