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背刺-《明末太子:召唤猛将,复我山河!》
第(3/3)页
刘芳亮正率部和戚继光火拼,发誓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火炮,忽然听到背后又阵脚大乱,马蹄声震天,知道吴三桂率部杀了过来。
不由得仰天长叹:“前后夹攻,我军已经必败无疑,可恨友军近在咫尺,为何救援来的如此之慢?”
只是刘芳亮不知道的是,贺锦派降将唐通率本部七千兵马、周凤悟率领一万人马自东直门前来援救,这支队伍刚刚离开前军大营,唐通突然率部朝周凤悟的人马发动了偷袭。
周凤悟所部猝不及防,死伤无数,甚至就连周凤悟也被唐通用冷箭射伤,只能率领部下仓惶向东撤退,前往投奔正在绕圈子的袁宗弟。
“城墙上的诸位大人看好了,我唐通之前也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方才投降了闯贼,听闻太子监国,唐通特率部倒戈,重投大明!”
唐通奋力挥刀砍杀周围的闯军,一边与手下的亲信将领高声朝城墙上喊话,“我唐通被逼投贼,此番戴罪立功,请太子殿下放我们进城!”
“通敌叛国之贼,不忠不义之徒,他的话绝对不能信!”
兵部尚书王家彦破口大骂,极力向朱慈烺进言放箭射杀,“太子殿下,此贼必然是奉命诈降来了,绝不能开门,请马上下令用大炮轰炸周通的人马。”
朱慈烺捏着下巴沉吟:“我看周通的人马很卖力啊,杀起闯贼来毫不留情。一个突然袭击下来,至少砍死了上千人,还把这支队伍的主将给射伤了,不像是诈降。”
旁边的礼部尚书倪元璐也支持王家彦的建议:“唐通叛国投敌,罪不可赦,就算他想要回归大明,也是见李自成大势已去才做的选择。这等不忠不义之徒最好不要收留,乱箭射下去便是。”
朱慈烺用睿智的眼光扫了身后的诸位当朝大佬一眼,目光最后定格在詹事府少詹事诸葛亮的身上:“诸葛良,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诸葛亮作揖施礼:“臣以为太子殿下应该接纳唐通的归来,而不是拒之门外。”
“这怎么能行,叛国之徒岂能这么便宜他?”
“谁说不是,叛国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难道就凭他杀几个闯贼就放过他吗?真是岂有此理!”
“诸葛少詹事还是太年轻了,一时判断失误,太子殿下千万不能听他的。”
城墙上的六部堂官加上都察院的御史俱都义愤填膺,纷纷对诸葛亮的建议表示不满。
朱慈烺背负双手,气定神闲的看着城墙下向闯军发起进攻的唐通人马,他们的明军制式甲胄还没脱下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刚杀出城去的人马,又怎知这是一支先降后叛的队伍?
“诸位大人少安毋躁,让诸葛良把原因说清楚,大家听着不对再喷不迟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