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说你在罗斯威尔军械厂工作过?”经理捏了下自己的鼻子,问道。 “是的,先生。” “你具体干的是什么?” “无烟火药和炸药的生产,先生。” 在一问一答中,经理对眼前这个意大利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个人确实从事过无烟火药的生产,但是负责的是其中的一个前置步骤。 对于这个步骤的整个流程,你说他明白,但到了很多关键的地方,比如稳定剂用什么,配比是多少,一直含糊其辞。 但你说他不明白,他又能说出大概的逻辑和原理,并且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经理猜想,这个人是不是在藏私,待价而沽,故意隐藏了很多细节。 对于是否录用这个人,经理表现得很谨慎。 他来到了拉蒙的实验室,将具体的情况,汇报给了拉蒙。 拉蒙听完经理的阐述,尤其是说到那个人说的一些原理之后,若有所思。 “我认为他故意藏了一部分东西,我们要不要” 经理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拉蒙打断了。 “我懂了!”他转身就向实验室里走去,把经理一个人丢在了门外,“不需要那个人说出全部,我很快就能搞出无烟火药!” “那个意大利人怎么办?”经理看向拉蒙的背影,开口问道。 “他不是搞过炸药吗?让他先去炸药车间吧,去做他原来做的事情。” 说完这些话,实验室的门,便被关上了。 意大利人巴科·皮诺被暂且安排到了硝化甘油的生产车间里。 在当时,硝酸甘油的主要生产工艺,是每次将硝酸和双倍质量的硫酸混合。 冷却后再将甘油一滴一滴加进去,将反应完成的液体倒进水缸,再从水面上分出白色油状的硝化甘油,溶液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0~30℃。 而意大利人被分配到的工作,则是负责监视最后的冷却过程。 巴科·皮诺拥有着意大利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善于社交。 很快,他便融入到了车间原有的工人群体中。 而他的业务,从一开始就非常熟练。 一段时间以后,车间组长对这个意大利人越来越放心,甚至让他开始独自值夜班。 而这一天,巴科·皮诺如往常一样在车间里值夜班。 时间已经到了凌晨。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 杜邦家族这一代的嫡长子——拉蒙·杜邦,据说在无烟火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杜邦公司母公司的很多技术人员都从特拉华州赶了过来。 他们就近住在了厂区里。 今天早上,拉蒙·杜邦就会向他们展示自己无烟火药的成果。 车间里除了巴科·皮诺以外,一个人都没有。 他在车间里巡视了一圈,随意地瞄了一眼下各个水缸里的温度计的读数。 温度保持得非常完美。 在连续看完前面几十口水缸之后,看着后面还剩的几十口水缸,巴科·皮诺没来由地有些烦躁。 他腿有些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