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父皇,儿臣吃到了宝儿!” 固安举起一枚铜钱,向皇帝讨赏。 将朱祁钰带回现实。 “固安,别大喊大叫的,没点规矩,来,把宝儿给姑姑。”常德小声训斥固安。 固安过了今晚,就九岁了。 她是嫡长女,她出生时,朱祁钰尚未登基。 还是郕王时,十分疼爱这个长女。 固安却不理她:“父皇,女儿吃到了宝儿,该如何赏赐女儿呀?” “固安,不能这样向你父皇讨赏,这是很无礼的行为。” 常德又训斥她,伸出手:“将铜钱放在姑姑手里,姑姑为你讨赏。” 固安发现席面上安安静静的。 唐贵妃明明听到了她的呼喊,却一言不发,安静地吃饺子。 而其他嫔妃,也不说话。 只能将铜钱放在常德手中。 常德淡淡一笑:“弟弟,这席间的第一个宝儿,可是姐姐先吃到了。” 说着,把铜钱举起来。 固安差点被气死。 明明是我的,被你骗去了! 朱祁钰哑然:“常德,伱怎么跟个小孩子抢东西呢。” “弟弟,这您可就说错了,这是固安主动交给姑姑的,那就属于姑姑的呀。” 常德耍赖:“您可没说,非要自己吃出来的才算。” 倒是会钻空子,还一副讨功劳的样子。 “父皇!”固安急了,这明明是她吃出来的,为了这个宝儿,她吃了七八个饺子,肚子都吃撑了。 就是想借着宝儿,求父皇一件事。 可讨厌的姑姑,竟然将自己的宝儿据为己有。 朱祁钰刚要说话。 “弟弟,您可说过了,谁拿着宝儿,您就赏赐好东西。”常德可不见外,姐姐弟弟的喊着。 谁让皇帝有求于她呢。 偏偏朱祁钰也不生气:“常德想要什么呀?” 啪! 固安见无人理她,恼怒之下,直接将常德手中的铜钱打翻在地,然后站起来使劲踩了几脚。 “固安,你岂能如此无礼!”常德站起来大吼。 “那也比你抢别人的东西强!” 固安退后两步,跪在地上:“父皇,儿臣身体不适,请父皇允准回宫休息。” 梗着脖子,脸上带着怨气。 这段时间,常德就经常欺负她,想方设法地欺负她,不过是一朝爆发了而已。 朱祁钰的整张脸阴云密布。 在他眼里,只是调笑罢了,固安先吃出来的,他都看到了,自然要赏的。 常德也是跟她闹着玩呢,最多两个人一起赏了。 却不想固安如此不识大体,直接把场子砸了。 唐贵妃赶紧站起来,帮着皇帝抚胸口:“陛下,固安还是个孩子,您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是呀,确实是个孩子,哀家还没见过这般凶厉的孩子呢。”孙太后冷笑。 唐贵妃作势跪在地上:“都是儿媳教导不严,请皇太后恕罪。” “就只是个孩子,哪有什么凶厉不凶厉的?” “你说话也不积点口德!” 吴太后最疼爱固安,差点一巴掌呼上去。 孙太后瞥了她一眼:“哀家看固安,就是被你给宠坏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此刁蛮的公主,日后嫁出去,岂不将皇家的脸都丢尽了?” 孙太后就愿意扫皇帝的兴致。 “你!” 吴太后气得站起来:“哀家是上梁?还是皇帝是上梁?你指桑骂槐,该当何罪!” 她不敢硬怼孙太后,把皇帝抬出来。 孙太后语气一软:“哼,明明是你教坏了的。” “明明是你将常德教坏了!” 吴太后更生气:“常德今年多大了?却跟个孩子抢东西,知不知羞?” 好好的一顿年夜饭。 朕费尽心思,就想维护天家和睦,给天下人做典范。 结果,却因为个铜钱,吵了起来。 啪! 朱祁钰将筷子,放在桌上,慢慢看向两宫太后,声音平静:“吵够了吗?” 吴太后缩了缩脖子。 孙太后低下头。 “你起来,肚子里怀着一个,自己不知道珍视吗?”朱祁钰对唐贵妃跪下十分不满。 “臣妾知错!”唐贵妃由着太监搀扶起来,坐回椅子上。 朱祁钰看向始作俑者:“固安,闹够了吗?” 固安满脸讶异,明明是姑姑的错,凭什么让她来承担后果?难道就因为她不如姑姑坏吗? “父皇,皇儿何时闹了?” “明明是姑姑抢走了女儿的宝儿,为什么错的是女儿呢?” 固安眼泪流出,身体直溜溜地跪着,如一株对抗风暴的青松。 “陛下,您看看,这般作态像谁呀?”常德还在拱火。 言下之意,说得是她死去的母亲,杭皇后。 “像你!” 母亲是固安的逆鳞,她歇斯底里地怒吼:“姑姑心狠手辣,侄女才有样学样的,就是像你!” 看着固安狰狞的面庞,常德神情害怕:“陛下您看呀,小小年纪便如此大的怨气,就对亲姑姑这般无礼怨怼,当真是不孝。” “姑姑慈爱,侄女才会孝顺!” 固安面容凌厉:“姑姑傲慢无德,侄女只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陛下,您瞧瞧呀,这说得都什么话呀!” “一家人,竟说出这般恶毒之语,不知道是谁教的。” 常德站起来,走到朱祁钰身边:“臣妾是受您之请,代为管教固安,却惹了一身不是。” “臣妾看呀,和某个不知感恩的人,一个德性。” “这要是您对她不慈爱,指不定她能做出什么事呢!” 饭桌上,静悄悄一片。 只有孙太后,蘸着肉片,美滋滋地吃着,边吃边看戏,美哉。 吴太后瞪了常德一眼。 也不知道这个常德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药,皇帝处处偏袒她,快把她供起来了。 “固安乖,上皇祖母这来。”吴太后抱住固安。 固安委屈地抽鼻子,投入吴太后的怀里,嚎啕大哭,充满委屈:“皇祖母,她,她天天欺负我……” “够了!” 朱祁钰沉喝:“好好的年夜饭,非要闹得难以收场吗?” “就不能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吗?” “非要让外人看笑话!” “让朕没面子吗?” “传旨!固安不恭不孝,教养不利,即日起封殿,请师傅日日教习女诫,劝其向善,无朕旨意,不许出殿,严禁任何人探望。” 下了圣旨。 年夜饭被搅和的消息,会瞬间风雨满城。 皇帝的名声更差,固安的名声也就彻底毁了。 “陛下,固安年龄尚幼,不能下圣旨,不能呀!”唐贵妃抓住朱祁钰的袖子。 谈允贤等人也帮她说话:“陛下下此圣旨,就要伴随固安一辈子,日后嫁了人,在夫家也会抬不起头的!求陛下怜悯!” 固安听到父皇口中的圣旨,眼神发怔,难以置信。 她倏地笑了出声,从吴太后口中扬起头:“父皇不怪始作俑者,却怪罪女儿,便是这般治国的吗?” “我的小祖宗!” 吴太后赶紧捂住她的嘴,但固安嘴快,已经说出来了。 此话一出。 大殿上所有太监,吓得跪在地上。 唐贵妃等人也顾不得怀有身孕了,退后两步,跪在地上。 连胆大的常德,也知道捅娄子了。 大殿里,只剩下孙太后和吴太后没跪着。 孙太后也放下了筷子,低眉顺首,生怕被牵连。 殊不见,朱祁钰脸色酝酿着雷霆暴雨:“九岁的孩子,就要教朕治国了吗?这就是你固安的孝道?谁教的?” “陛下,固安年幼……”唐贵妃帮其辩解。 “闭嘴!” 朱祁钰暴怒:“如此逆子,留之何用?” “传旨,褫夺固安封号,赐白绫,朱家没有此等不孝女!” 轰! 整个大殿瞬间炸开。 要赐死固安。 “陛下,都是臣妾管教不严,是臣妾知错,求陛下莫要重罚固安,要罚就罚臣妾吧!” 唐贵妃爬过来,抱住皇帝的腿,苦苦哀求。 朱祁钰凶厉地看向她:“是个逆女重要,还是你肚中的龙嗣重要?起来!” “陛下……” “若想死,等你诞下龙嗣,朕再赐死你,滚开!” 朱祁钰站起来:“来人,赐白绫!” 唐贵妃脸色惨白,皇帝第一次对她这般冷漠。 其他妃嫔一个字都不敢说,全都瑟瑟发抖,抱着肚子,匍匐着。 显然皇帝被气急了,固安说话实在太过分了,九岁的孩子,竟然指责父皇治国不力。 还在除夕宴上,让皇帝下不来台,这不是找死吗? “怎么?朕招呼不动你们了?”朱祁钰环视宦官。 太监们吓惨了。 冯孝哆哆嗦嗦站起来,心里后悔了,非要犯贱来伺候干什么,往枪口上撞。 “去、去取白绫。”冯孝不敢看固安。 这是帝姬呀! 皇帝的嫡长女! “不许去!” 吴太后急了:“皇儿,固安年幼不知事。” “你打她骂她,教训她,哪怕是褫夺了公主封号也是可以的。” “但不能要了她的性命啊!” “虎毒尚不食子,她是你的亲骨肉啊!” 她眼流泪哀求。 “太后说朕是虎吗?”朱祁钰声音阴鸷。 “皇儿,哀家不是这个意思!”吴太后也吓坏了,她还真没见到皇帝如此愤怒的样子。 今天下了圣旨,不止固安要背负骂名。 他这个皇帝呢? 谁考虑过他的名声? 这个除夕,他极尽周全的面面俱到,为了什么? 大肆赐宴、赐钱、赐宝,为了什么?不就是让民间看看,朕这个皇帝,当得称职嘛! 可固安这么一闹。 把朕苦心经营的一切,全都丢进水里了,全都白做了! 圣旨一下,天下震动。 谁能不知道? 固安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九岁孩子竟指责他治国不行,等她长大了,还得了? 难道大明也要出一个安乐公主吗? 任由她下毒,害死朕吗? 甚至,连九岁孩子都说皇帝治国不行,这会产生什么恶劣的政治影响? 她当朕是唐中宗李显吗? 固安眼神怨毒,竟一滴泪都不流。 常德更加惶恐,此事因她而起。 她就是贪慕虚荣,在除夕宴上,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固安闹出这么一出。 固安被赐死,她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能求饶似的看向孙太后。 孙太后叹了口气。 “咯咯。” 孙太后笑了出声:“都跪着干什么,陛下和你们开玩笑呢?大过年的见血多不吉利呀?” “快,把公主带回宫去,等出了正月,再赐白绫。” “别杵在这了,让人看着心烦。” 吴太后、唐贵妃都报以感激的眼神。 固安死了,她们都没好呢。 唐贵妃一个管教不严之罪,是逃不掉的,怕是她诞下长子,因为此事,也难以继位了。 而皇帝是庶子继位,一旦她诞下长子,又不得皇帝喜欢的话,以皇帝之心狠,会将其处死,省着祸乱朝纲。 整殿人都在救她。 偏偏固安,语不惊人死不休:“父皇,您还记得女儿叫什么吗?” 孙太后脸色一白,这个死孩子是一心求死啊! 你现在就该磕头,然后快点滚出去! “你叫朱端仪,你妹妹叫朱端淑。” 朱祁钰面色平静:“名字是朕起的,朕会忘记吗?” “你的生辰是正月二十七,当时朕还是郕王,你出生在郕王府里,朕还记得第一次抱着你的样子……” “但这些,以后都不要用了。” “也不要姓朱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