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边永一副,没有一万船粮食免谈的架势。 丁列也不在乎被大明占领城池,反正大明看不上,最终也得还给安南。 问题是他不愿意掏粮啊。 “边大人,您出使的目的,是那暹罗王对陛下不敬。” 丁列来一招祸水东引:“我安南愿意出兵十万,为陛下出一口恶气,出征暹罗!” 边永却冷笑道:“丁列,拿本官当傻子?” “大人,您这话什么意思啊?”丁列装傻。 “你借着陛下的名头,扩张安南领土,其心可诛。” “若你这番话被传到中枢去。” “陛下一道圣旨,天兵就诛你九族!” 边永恶狠狠道:“莫说本官,就是夏大人也保不住伱!” 丁列倒是不想吞并柬埔寨,但想要柬埔寨的财货。 因为柬埔寨比安南穷得多。 在大明眼里,安南是蛮夷,在安南眼里,柬埔寨就是蛮夷。 再穷的地方,也有钱呀。 安南损失的,得从柬埔寨双倍补回来才行。 “外臣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啊!”丁列苦笑。 边永摆摆手:“少说那些没用的,等雨季过去,夏大人自然会找你算账。” 丁列满脸懵,为什么找我呀? “黎宜民死了,不找你找谁!” 边永彻底撕破脸了:“本官最后警告你一遍,等夏大人来了,就会攻克王都,把刀架你脖子上跟你说话,到时候看你给不给!” 说罢,拂袖而去。 结果,走出丁府时,他双腿发软,后背都被冷汗浸透了。 他完全在狐假虎威。 夏埙只要安南北部之地,要的是领土。 压根就不会兵临河内。 但他必须这么说,不敲诈丁列,一定会让丁列怀疑的。 果然。 边永一走,丁列反而优哉游哉的喝茶。 密室里面还有一道门,阮炽从里面走了出来,笑道:“大明果然没有侵吞安南之心。” “万幸啊,安南正值多事之秋,大明没有趁火打劫,已经是万幸了。” 丁列给阮炽倒了杯茶。 阮炽对这苦啦吧唧的东西不感兴趣,问题大明贵人喜欢喝,他们也东施效颦,也装作喜欢喝的样子。 “但索钱索粮,咱们也是亏的呀。”阮炽有些不爽。 “哼,些许钱粮,从别的国家就补充回来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丁列冷笑:“重点是,咱们用这些钱粮能换到什么。” 阮炽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 谈判进入僵局。 边永回到住所,逯杲已经在等他了。 “大人,那嘉王黎思诚什么都查不到,这个人咱们可能看走眼了。”逯杲觉得很是不妙。 边永皱眉:“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安南朝中有人保他?” “一定是的,估计是黎姓宗室。” 那么,这个黎思诚登基后,很有可能和权臣虚与委蛇,然后一点点夺权。 黎思诚背后有人指点。 “大人,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那个黎思诚搞傻了!” 逯杲发狠道:“反正安南权臣只需要一个皇帝,听话即可,傻子反而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没错。 晋惠帝司马衷,晋安帝司马德宗,宋度宗赵禥都是傻子。 不也正常当皇帝了吗? 何况区区安南王? “可安南王是傻子的话,权臣的权势就不可遏制了,这符合我大明利益吗?” 边永在犹豫。 他才不在乎安南王是什么玩意儿呢,只要大明得好处就行。 “大人,倘若这黎思诚是一代圣主,咱们才有麻烦呢。” 逯杲道:“您看看那丁列、阮炽,人老成精,越来越怕死,他们最怕失去权力。” “这样的人反而好控制。” “那黎思诚今年才多大呀?正是野心爆棚的年纪。” “这样的人,一旦继位,就算熬,也能把丁列、阮炽熬死。” “谁敢说,咱们能在十年之内,完全郡县安南呢?” 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他们出使的时候,也没想到,误打误撞,把安南东北部给吞并了。 “毒傻一个黎思诚,治标不治本。” 边永更狠:“咱们得挖出,宗室里那个支持黎思诚的人,把他也弄死。” 逯杲行了一礼:“下官去查,准把这个人揪出来!” 而驻扎汤州的方瑛,正在打台球。 从朱雀关带来的一个台球案子,雨季里没什么事,他一直在打台球。 汤州这座城池,城池里也是泥泞难走,水没过脚脖子,积水越来越多,人都没法下地。 过段时间,就能在城池里面行船了。 方瑛真是无语,汤州在安南来说不算小城池,怎么下水系统怎么烂?城池也没有用石头铺就,简直是乡村的土道。 当年大明郡县安南时修的城池,修的道路,去哪了? 难怪中枢反对郡县安南,这地方的人简直尚未开化。 想修城池,得等过了雨季再说。 他猫在屋里玩台球。 兵卒则抱着妇人在房子里,估计等雨季过去了,娘们肚子都大了。 他不但不管,还大力支持。 安南粮食多、娘们多,多下崽子,是好事。 方瑛给他们下了死命令,雨季过去,不会说二百个汉字的,他们分到的妇人,收归公有。 妇人想嫁给大明将士,得会说一百个汉字,否则全部处死。 兵卒的房子里,全都是学汉字的声音。 雨停时,也有戏班子在空场上唱戏,兵卒都会去听。 唱的都是忠君报国的故事。 还有教书先生,教他们说话,也会给他们讲故事,也都是忠君报国的故事。 现在方瑛也舒服,以前打仗愁钱愁粮愁兵,现在什么都不愁。 粮食多的是,根本吃不完。 兵也有多是,广西就有一百多万。 为了吃粮食,方瑛特意运来七十万土人,全都驻扎在各城里面吃粮食,敞开肚皮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大明没时间准备,这么多粮食,根本没办法储存。 只能分给广西土人,反正都是自己人,在广西也得吃饭,搬来安南,还节省广西粮食呢。 而把安南的男人,靠近朱雀关的,全都抓回大明。 其他城池的,都赶出去,自谋生路去吧。 妇人全都留下。 广西狼兵各凭本事,有的抢了十几个娘们,养在家里,造小人,反正粮食有多是,也吃不完。 狼兵也不担心这些粮食吃完咋办,反正朝堂会管的,他们是汉人,陛下不会不管汉人的。 安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 但不许贱民学习汉语。 给这些妇人一个变成贵人的机会,肯定愿意学汉语的。 狼兵不敢不学,一边学说话一边造小人,心里发狠了,儿子一定要会说汉话,不能像他们一样了。 各地的狼兵,今年夏天不训练,都在学汉语。 而在中枢。 方瑛占领数个城池的消息传来。 已经是五月中旬了。 京师的天烈日炎炎。 今年年头不错,罕见的没有发生灾祸。 朱祁钰看了眼安南事,就放下了密奏。 站起来,看着外面姣好的阳光。 “皇爷,惠妃娘娘生了,母子平安!”小太监来禀报。 这是他第六个儿子,皇七子。 林钰在上个月就产下第五个儿子,皇六子,赐名朱见澎。 毛氏又生个儿子。 白氏肚子里的也是个男孩。 以前缺儿子,一口气来七个,谁受得了? “大赏,朕晚间就去!” 毛氏肚子疼了一夜,折腾几天了,才生下来这孩子。 朱祁钰准备赐名朱见澳。 宫中正在张罗,封后大典。 皇子刚办完弥月宴,四个皇子一起办的。 朱祁钰只是露个脸,也就过去了,他并不上心。 徐珵给他上了奏章。 说今年早种出来的地瓜有毒,吃完毒死了人。 因为是特殊培育的,放在屋子里,用火烤着育苗,早早种下的,五月刚好结出果实。 结果,有毒。 原因还在找。 朱祁钰让他带人研究。 玉米长势喜人,去年的种子大部分都长出了幼苗,还得看结成果实是什么样子的。 密奏里全是详细的育苗、栽种、繁殖的过程,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 看了很久。 脸上露出笑容:“徐珵做的不错,若天下有一百个徐珵,这粮食已经推广下去了。” “再去民间征召,懂农事的人,统统收入农业司。” 又打开一份密奏,是从南京送来的。 看完之后,朱祁钰脸色阴沉:“含山公主逗朕玩呢?数次推脱,怎么?觉得朕没她不行?” 含山公主和皇帝讨价还价,当皇帝接受价格时候,她居然虚晃一枪,却说自己没有海船,愿意进献两千艘江船。 “把杨璇诏来。” 杨璇被陈舞阳折磨后,上书致仕,被皇帝诏入京中养病。 海船之事,挠破了朱祁钰的头皮。 等着自己建造海船,猴年马月了。 逯杲给他上了封密奏,说安南权臣家中有很多海船,若能将这些海船收归中枢,中枢就不缺船支使用了。 这封密奏启迪了他。 对呀,安南权臣家中尚有数万艘海船。 大明士绅家中会有多少? 海盗手中又有多少? 若能将这些海船收归中枢,他就不用为海船发愁了。 所以,他才对含山公主一再让步,就是想拿到尹家手中的海船。 正想着呢。 杨璇进殿,跪地行礼。 朱祁钰却神游天外,过了好半天才看向他:“起来吧。” “病养得如何了?” “回陛下,微臣得太医院妥善照顾,身体将养好了。”杨璇纯粹是被陈舞阳折磨的。 离开陈舞阳,他的病就好了一半。 “陈舞阳骤得富贵,做事没有分寸,别跟他一般见识。” 那叫没有分寸? 杨璇应了一声,皇帝都说话了,他能怎么样? “若你心中有火,朕把他舅舅许感宣来,让他给你磕几个头,此事就此揭过,如何?” 朱祁钰看向他。 杨璇可不敢让太监给他磕头! 太监,只有皇帝能用,他一个臣子用了,那不是僭越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