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安排极是(两更合一)-《一纸千金》
            
            
            
                
    第(2/3)页
    即,看不出喜怒。
    多年管事经验养成董管事绝不轻易将猜测述之于口的习惯,便笑道,“这我可不知道,等会儿咱们坐下来细谈的时候,要不您当面问问我们当家的?”
    他要敢自己问,谁他娘的还求人啊!
    没看到你们陈记这小姑娘,不笑的时候,脸上像结了一层霜似的吗!
    曹老村长在心里骂了声娘,继续将人带往全村建得第二牢实的宗祠。
    待陈记一行人依次落座,曹老村长坐到显金正对面,亲给显金斟了一盏茶,搓搓手笑得眼睛看不见,“贺当家,嫩看,这事能成不?”
    显金双手捧杯,杯沿放得很低,语气却不卑不亢,抬眸寻人,“李师傅,劳您说说看,这事儿能干吗?”
    显金笑着介绍,“这是我们陈记的大师傅,李三顺李师傅,出身百年造纸世家,丈八、丈六的传承人,如今我们陈记推出的六丈宣就是李师傅们做的。”
    曹老村长看这精瘦老头的眼光陡然发光。
    显金再笑着问李三顺,“您觉得小曹村做纸还行吗?”
    说起做纸,李三顺可就不困了。
    “作坊伙计造纸的手上功夫看得过去,头遍水靠边,二遍水破心,头遍水要响,二遍水要平.这些做得不错,能粗粗判个合格。”
    两家会晤,李三顺却不讲武德,不给戴高帽子,只讲大实话,“我一路过来,看你们搅拌、捞抄、压挤、晾晒还算有点章法,没受潮的纸张也挺不错的,摸起来绵润劲道。
    “唯独一点,是真埋汰!”
    曹老村长默默低下头。
    显金笑着鼓励,“您直管说。”
    “你们那库房,像个什么样子!咱就说像个什么样子!?墙上还是润的,手一摸黏黏糊糊,咱们做纸的靠的是一潭水没错,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咱们依水而建,保存纸张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通风干燥,这是童子功,做纸的都知道.”
    李三顺喋喋不休。
    曹老村长脸越涨越红。
    他为啥不修干燥通风的库房,是他不想吗!是他不想吗!吗!
    显金低头喝了口曹老村长斟的茶,拍了拍膝盖,看差不多了,抬眸笑着打断了李三顺的唠叨,“李师傅言之有理,说出我们的心声啊。”
    又看向曹老村长,语重心长诚恳道,“买货且要比三家,何况两家合作?既我们家李师傅看出了诸多毛病,那您必得容我回去好好想一想。”
    显金侧身,以曹老村长听得到的声音轻声问董管事,“咱们下一家是去哪儿?”
    董管事毕恭毕敬答,“去丁桥。”
    显金点点头,从怀里摸了一小个银锭出来放在曹老村长面前,笑意真诚,“今儿耽误您整村人插秧了,这算误工费与茶歇钱,您老安安心心待在村里,陈记有消息了,无论成与不成,必定立马着人告知您,您看可好?”
    曹老村长一张脸涨得通红,从心底里想推脱这锭银子,却实在又需要给村里今儿耽误工期的壮年一个交代,嗫嚅半晌终是接了。
    告辞小曹村,显金留了周二狗驾骡车,把两名三条杠高级管理人员都叫上了骡车。
    技术高工李三顺师傅忍了半天的焦虑,终于得到了释放,追着问过来问过去。
    显金笑着言简意赅地同李三顺解释,“您专心做丈六、丈八,其余的纸张预备向其他不具备售卖能力的作坊购入,既解决周边小作坊的买卖问题,又解决陈家的货源问题,对周边的小作坊和陈记而言都是好事。”
    这是经济的第三种高级形态——三手流通,一是刺激货币互通,二是刺激生产制品更加优良专业,三是刺激当地贸易兴盛。
    这下,李三顺懂了。
    就是挂羊肉卖狗肉!
    这怎么能行!
    人家来买纸不就是冲着陈记的招牌来的吗?若不是陈记生产的纸,那人家买什么劲儿?陈记又卖什么劲儿?这跟那些无本的倒爷有什么区别!?
    他们手艺人不能干这事儿!
    李三顺下意识反驳,“不能这么干!这么干,会砸牌子!”
    显金已经习惯李三顺师傅遇到新概念,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这么干”了
    有时候甚至都没听清没理解,反正先投反对票就对了。
    这极有主见的中年男性啊
    显金笑了笑,没说话。
    行政高等编制董管事“啧”一声,语气极其不赞同,“你刚刚也说了人家纸张绵润劲道,手艺老道踏实,也看了人家作坊现场做的夹贡,你心里明明清楚,人家手艺不比咱们陈家的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