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山海经”中明确指出:修道分为五个境界。 第一境:入道,为真正踏入道门,此境界可以调动微量天地元气,以催动符箓,亦可将元气附注于法器上,对实体以及鬼魂造成伤害,自身与常人无异。 第二境:化炁,后天返还先天,修成乾元不漏纯阳体,万邪不侵,妙用无穷。自身可吸收天地元气转化为真气,汇聚于黄庭之间,因而真气充足体内温热,神宇朴茂,寿享天年。 第三境:化神,红血转白膏,脱胎换骨,到达此境界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等等神通,身体刀兵不惧,可以御风而行于天际,有缩地成寸,吐气生云等本事。 后两境只说叫:“还虚”、“合道”,没有具体描述,只有四字评语:形神俱妙。 想来也是,大部分修道之人终其一生都只是在门外徘徊。后两境对世人来说就如天上日月,过于虚无缥缈。 入道之后便可被称为大天师,降妖除魔,积攒功德。 李玄机生而入道,得天独厚,既是幸事也是祸事,如果不是早早遇到师父王寿阳,不说被雷劈死,没有道门心法的守护,自身便如破屋陋室四处漏风,直至灵气枯竭而死。 王寿阳用道家秘法守住了他一身灵气,遮蔽了天机,又留下一部“无上太玄经”供他修炼,到达“化炁”,修成纯阳体,一身灵气真正为自己所用,封印自可解除,从此天高地阔都可去得。 估计王寿阳也不会料到,自己这个徒弟不仅生而入道,还生而知之,三岁跟随教书先生识得这个世界的文字,就开始修炼书中内容,日复一日,得益于先天灵体,脑中空灵,念头通达,十岁就达化炁,简直匪夷所思。 如今李玄机整个人神华内敛,皮肤细腻光泽,十岁身高就和寻常少年十五六岁一样,再加上他性格使然,不是至亲还真看不出来。 月上柳梢头,李玄机放下手中书籍揉捏着眉心,书中的内容太过于怪诞诡异,前世比这离奇的书籍一大把,可是谁也没有见过什么神仙鬼怪,只不过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他倒不是全然不信,保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见时候不早,少年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起身走进房屋。 微风拂过,桌上黄符微微翻动,却见刚才还普普通通的罗盘,如今好似活过来一般,发出细微的白光,忽明忽暗,旋转的指针停留在少年离去的方向,十分古怪。 这是一座茂密的丛林,树木遮天蔽日,一个青衫少年摇晃着手中折扇缓步走在石板小径上,神情悠闲。 林中飞禽走兽繁多,少年人倒也看得开心,偶尔有麋鹿、虎豹从他面前经过,他也乐意停下来让那些畜生先走,说来也怪,那些动物就好像看不到他一般,一闪而过,全然没把他放在眼里。 少年也没多想,只是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 拾阶而上,小径渐渐变得宽阔,树木也开始稀少起来,原来是已经到达了山顶。 山顶视野广阔,满地绿草,一座破旧凉亭伫立在山巅。 走近凉亭,抬头望去,上面赫然写着“停步亭”三字。 少年心中不免有些腹诽,什么破名字,停不停? 只是当他走进凉亭才感觉这个名字十分贴切,原来这座凉亭一侧竟然是万丈悬崖,深不见底。崖中雾气弥漫,只只白鹤穿梭在其中,若隐若现,犹如仙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