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寿觉得自己很倒霉,才避免了因为是刘大夏九族之亲眷而要受到的惩罚,如今又因为跟陈家是九族之亲眷,而要入狱受刑。 当然,杨寿也没想到陈庭会真的在内阁去杀堂堂首辅。 明明陈庭自身也算是颇有前途。 毕竟已经成为内阁的中书舍人。 但很多时候,在大明走向强盛的改革路上,就会伴随着这样的偶然事件。 谁也不能确定利益受损的某个人,会在什么时候破防。 “以后中书舍人不得再取仕宦子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让这些富贵公子哥儿来负责机要事,虽然让你们可以在亲友那里送个人情,但也会给别的正直之臣带来危险!” “夏卿之死就是很好的例子。” 朱厚熜在将李时、霍韬等阁臣公卿叫来后,就说起自己的想法来。 众人皆拱手称是,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 “新的首辅就由李时接任,霍韬和伍文定入阁预机务。” “空出来的七卿之官,着廷臣廷推。” 朱厚熜这时又做起新的人事安排来。 而在这时,被晋升的大臣们还没来得及领旨谢恩,李时就突然在这时跪了下来: “陛下,臣年老体衰,疾病缠身,难以胜首辅重任,还请陛下准臣乞休回乡。” 朱厚熜微微一愣。 “你是怕了?” 朱厚熜因而直接问了一句。 李时竟在这时颤抖起来,而哭丧着脸说: “臣不敢瞒陛下,臣的确是被夏公被杀的那一幕吓到了,臣现在,闭眼都还是那一幕!” “臣怕,臣若是成为了首辅,也继续萧规曹随的话,就会跟着横死当场!” “朕已经让中书科不再选仕宦子弟,那些不满朝政的大户奸贼,就不会有机会接近你了。” 朱厚熜说了起来。 李时则哭着道:“可是陛下,这样做本就已是进一步得罪大户,让他们连提前知道核心机要都变得更加艰难,臣就算能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啊!何况,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哪里防贼的道理。” “臣胆小如鼠、才量不足,不足以为首辅,还请陛下开恩成全!” 李时再次叩头哀求起来。 朱厚熜这时看向了其他大臣:“还有要请辞的吗?” 没人再应答。 朱厚熜则再次看向了李时:“那你就走吧。” 李时如梦大赦,一脸喜极而泣地对朱厚熜再次叩首:“臣谢陛下!” “那首辅就直接由霍卿接任。” “另补礼部尚书严嵩入阁,所缺七卿,依旧令廷臣廷推。” 朱厚熜这时吩咐道。 众臣这才领旨谢了恩。 朱厚熜接下来挥手对李时:“你先退下吧。” 满脸感激的李时起身称是,然后就一瘸一拐地往殿外走了去。 朱厚熜看不下去,还专门派了一个内宦扶着李时离开。 “他刚才有句话没有说错,素来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但朕不明白的是,为何他们做贼,有大臣就会害怕,而百姓做贼,就很少有大臣害怕?” 朱厚熜这时说着就抬了抬手,对这几个大臣道:“你们也说说看。” “陛下,以臣愚见,不是没有大臣不怕百姓做贼,是忠臣怕百姓做贼,但不忠之臣不怕百姓做贼!” “而李阁老此举明显是不忠之举,因畏死而不愿报国,可谓辜负了所享之国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