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螺尾咬出事-《骨钱令》
            
            
            
                
    第(1/3)页
    “没事,刚在屙屎,没带手机,我过几天到鹅城,准备窝你那不走了。”
    贾行云盯着刘青山发过来的短信,愣愣出神。
    老师什么时候这么随意了?
    以他老人家的涵养,大便这事,多半会用入厕、上厕所、洗手间……诸如此类稍显隐晦的词。
    这种措辞态度?
    贾行云推测:老师的心境在发生转变,他从一个严肃谨慎的人,潜意识在向洒脱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
    当然,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单凭一句话很难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除非对方刻意为之。
    以二人的关系,刘青山没装的必要,所以贾行云才可以笃定老师变了。
    这种变化让贾行云暗暗松了口气,后面那个窝字,说明老师念头通达,至少表面上没有受到影响。
    对刘青山的担心被老师即将到鹅城的喜悦冲淡。
    步行街改造以后的文化街,需要定海神针,古文化总顾问这个头衔就是贾行云为刘青山留的。
    就算刘青山受这次考古事件所累,被从头撸到底。
    但是,他的博学,古文化专业知识的权威性却是不得不让人钦佩。
    贾行云有个设想,他想将华夏所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请到文化街。
    弄一个近似百家讲坛类型的交流中心。
    这个交流中心不是学术会,而是接地气的手艺展示会。
    但凡牛人脾气都很古怪,你让他们“现场卖艺”?
    贾行云扛不起这杆棋,他太年轻,再多钱也不行。
    所以,把刘青山这个国宝级大牛放在文化街立标杆,就成了能撬动老古董们的杠杆。
    刘青山回花都“受审”。
    贾、柳两家没有施以援手,是贾瑞知刻意为之。
    有些人花钱请不来,得玩点手段。
    如果将贾瑞知比作皇上,贾行云比作太子。
    刘青山就是贾瑞知留给贾行云的太子太傅。
    贾瑞知深谙此道,老臣要打磨,要先抑后扬,要从一而终,要跟过往割舍。
    至于刘青山差点想不开跳河自尽,这是贾瑞知预判不到的。
    如果刘青山真的自杀了,只能说这个太子太傅所托非人。
    好在结果贾瑞知很满意,太子的肱骨之臣,要来了。
    贾行云隐隐猜到父亲的意思,他不忍,但没有反对。
    这很矛盾,又不矛盾。
    以贾行云对刘青山的敬重,他不忍老师受辱。
    以贾行云对刘青山的“渴望”,特别是文化街定海神针般的存在,他希望老师能成为贾家的一员。
    两种心思,促使贾行云对刘青山的事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好在结果是好的,老师,终于答应留在鹅城了。
    贾行云内心的喜悦却被二叔贾瑞和的电话冲淡了。
    “螺尾咬不见了。”贾瑞和的声音低沉,满是疲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