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汉友冷笑两声,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夏慧一个彪悍的眼神憋了回去。 刘刚早年丧妻,为了把刘磊拉扯大,他一直都没有选择再婚。 “不过话说回来,这都中秋节了,你家老爷子都没发话让你们回去看看?” 咂吧咂吧嘴,刘刚好奇的看向杨家夫妇。 “别提了,我爸那臭脾气你还不知道吗?” “明明都退下来这么多年了,还嚷嚷着什么要避嫌。” 提起这事,杨汉友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也就青子他们这些孙儿辈,能回去看看喽。” 关于杨景元的脾气,熟悉的人大多知晓。 向来都是眼里进不得沙子,即便是对身边的亲人,都极为严苛。 “好了好了,不提这事。” “今天给你尝尝我的镇店之宝。” 平时打归打,闹归闹,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刘刚摆了摆手,赶紧从包里掏出瓶酒来。 川人好饮,向来无酒不成宴。 “52度的陈年剑南烧春?” “刘叔今天还真是下了血本。” 瓶盖打开,浓郁的酒香很快就弥散了整个房间,杨青时也不由啧啧称奇。 “这不是高兴吗?” “土地流转的事情基本上敲定了,政府贷款一分钱不少,也全部拨了下来。” 刘刚端起酒杯,略显兴奋的跟杨汉友碰了碰,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作为商人,他不得不佩服杨青时的卓越眼光,更重要的是,这年轻人几乎凭一己之力,就说服了县里的所有领导。 现在只要涉及到他们江阴镇供给侧改革的项目,无不是一路绿灯。 “土地流转,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要怎么讲好这个故事,才是我们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杨青时微笑着落座。 吴和平夸张的魄力和执行力,让他都吃惊不小。 没想到他真的敢赌上自己的前程仕途。 “农家乐就农家乐,非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杨汉友两杯下肚,面色逐渐潮红起来。 他对什么供给侧改革,什么文旅,通通都不感兴趣。 在他看来,与其去投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不如好好经营自家的快餐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