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业构想-《大汉女副将》
            
            
            
                
    第(3/3)页
    刘彻坐在草棚的亭子处,若瑶和王麒麟在一旁伺候,见公孙弘两鬓斑白这样站着也不是办法,于是赐座,可公孙弘不坐。
    “朕,还以为你们已经回去了呢。”刘彻对当年支持自己推行新政和改革的那帮人很有感情,毕竟那是刘彻的第一次。
    公孙弘拱手回禀:“陛下,他们确实都回去了,燕国的、楚国的、渤海国的都回去了,唯独老夫这个菑川国还在朝中苟延残喘,随时为陛下候命。”
    “那,爱卿为何不回菑川国?”刘彻端起茶杯闵了闵茶。
    公孙弘一笑坦言:“当年推行新政和改革失败后,老夫就一直在等陛下召唤,老夫知道,迟早有一天,陛下还会东山再起。”
    刘彻内心澎湃的同时,也感觉对不起当年这群智士,于是再一次赐座道:“你坐下。”见公孙弘坐下,刘彻继续道:“当初确实是朕对不住你们,朕没有顶住皇祖母的干涉,更没有顶住贵族们的压力,朕,确实让你们寒心了。”
    “陛下严重了,推行新政失败只是生不逢时罢了,现在陛下当政,以现在全国的实际情况看,推行改革最佳。”公孙弘阐述道。
    刘彻听后却有些为难和矛盾:“朕确实想大刀阔斧的再次推进改革,但你知道吗?匈奴人不会给朕更多的时间了,朝中庸官成群。”
    公孙弘起身拱手坚定道:“陛下切莫气馁,正是因为匈奴人陛下才必须改革,否则,到时候内忧外患,那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刘彻看着公孙弘问道:“你觉得改如何做?”
    “陛下!”公孙弘坚定道:“要使人民信服,陛下只有做到业之、理得、有礼、爱之,才能使人民不争、不怨、不暴、亲上……。”
    公孙弘结合是公羊学家,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论了很多治国之道,让刘彻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若瑶感叹,幸好穿越过来不想改变世界,就自己这智商……。
    “那你觉得当前最紧要是要做什么?”刘彻问道。
    公孙弘拱手献礼:“陛下,当前大汉内忧外患,朝廷庸官沉重,老夫觉得,当年主父偃所谏‘推恩令’势在必行,如果把诸侯国的事情摆不平,以后更麻烦了。”
    此话深得刘彻意图,诸侯国确实是一块心病:“那要是推不动呢?”
    “推不动就以武削之。”公孙弘说话不带一点犹豫。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