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忘初心-《大汉女副将》
            
            
            
                
    第(2/3)页
    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菑川国的达官贵人们不知为何,居然又公开推荐公孙弘为菑川国上报朝廷的客卿,他这才有机会迈入未央宫。
    刘彻登基后,已经五十多岁的公孙弘终于迎来了大展抱负的时候,协助刘彻对官吏制度进行改革,提出并拟定了为“五经博士”设弟子员的措施,以及为在职官员制定了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和补官条件。
    但很不幸,大展宏图的机会开始没多久,就被朝廷的权贵的干涉和匈奴的入侵被迫停止,刘彻之前所有的改革措施付之一炬成了废话,一大批他国的客卿被权贵们冠上罪名遣送回国,而公孙弘这个改革能手再一次沦为教书先生。
    说起刘彻登基时的那次改革,可谓惊天泣鬼,可能也正是因为急功近利,才导致了改革的失败,著名的推恩令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实施的。
    因为这些客卿都涉及到了主父偃当年的推恩令,所以公孙弘听说,这些客卿回国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也是公孙弘不愿意在回菑川国的原因之一。
    而当年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若瑶听后有些感慨,这确实够悲催:“哦,你们的郡国把你们送到朝廷发展,结果你们却思谋着削掉郡国,你们不是作死是怎么的。”
    公孙弘淡淡说道:“你可知道不削掉这些诸侯国的后果?”
    若瑶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历史上诸侯争霸、军阀混战的局面出现过多次,民不聊生,民之灾难,七万之乱就是典型,于是道:“诸侯争霸、军阀混战。”
    公孙弘听后脸上挂满了笑容,没想到小姑娘还有这般见地,笑笑说道:“这些诸侯国就像一群强盗,国家一旦有事,他们就会趁火打劫。”
    两人就像一对爷孙在院内聊了很多,直到肚子饿了,公孙弘去做饭。
    按照卫青的安排,从现在开始直到公孙弘入主丞相府,她都必须一刻不能离开公孙弘半步,以防不测。
    刚开始若瑶还感觉卫青有些小题大做,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现在想想还真有可能,因为公孙弘是主张削掉诸侯国的强硬派,主父偃的推恩令是要蚕食诸侯国,他可比主父偃还心狠,单单是他以前得罪过的刘氏王公们就不会绕了他。
    风吹在若瑶的脸上,树上的叶子不停的往下掉,透过草棚的窗户,若瑶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而已,丝毫看不出他背后的能量,同时也感到庆幸,自己穿越不是被几个王爷争得死去活来,而是从走强汉之路。
    公孙弘一个人独居已经习惯了,每日三餐都很简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