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搁浅的那些四艘战舰都已经修复完毕了,坠毁击落的那些战机也都收集了起来,最终修复了七八架次。 要是能在这些援助过来的新式战舰和新式战机中研究出一些成果,运用到修复的战机战舰之上,势必能让海空军方面的实力又提升一个档次。 五月的时候,香港的天气已经非常暖和了,东江纵队控制区内的化肥厂钢铁产已经开始投产。 化肥厂生产的化肥瞬间就成了抢手货,不但是在广东境内和香港,即便是靠近广东的新四军的防区也都抢着过来购买,化肥厂日夜开工都供不应求,着实让路远赚了一大笔——不仅是化肥厂赚的钱他有一半,更因为东江纵队的那一半的钱用来购买武器,而且眼巴巴的想要的就是木马县兵工厂生产的国雄步枪! 所以结果,这些钱几乎全进了路远的口袋,加上这些日子孙亮马云山在重庆方面的经营的利润,还有国际侨胞的捐款和香港方面收上来的税务,总算凑够了购买潜艇的钱,让那些该死的美国军火商尽快将潜艇给弄到香港来。 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没有对外销售,除了小部分供应香港的建设之外,剩下的都用来打造各种器械了,准备进行沉没在港湾内的舰艇进行打捞。 以前做这些,路远少不得要亲力亲为,各种出谋划策,不过现在就好多了。 回归的那些知识分子,这两个月又回来了不少,各类人才都有,在得知路远准备打捞沉没的舰艇之时,立即就有相应的专家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设计打捞器械,策划打捞方案,各种细节都考虑的无微不至,最后呈上来让路远过目。 路远觉得自己现在,就跟以前那些坐在龙椅上的帝王似的,一声令下,什么事下面都搞定了,自己过目觉得可行,大手一挥说声准,就成了。 每每想到此处,他就忍不住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王霸之气。 在打捞计划策划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们又设计了一系列的东西,不少东西都能在改造之后利用在工程建造,或者潜水等项目之上,技术革命在不断的发生着,并对未来一点一滴的产生着无法估量的影响。 打捞舰艇,路远也没有按照常规的先行打捞小型舰艇,循序渐进的规则来办事,而是先行打捞了棉兰老岛号的残骸小试身手,然后便直接开始打捞日军的轻巡洋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