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乌兰乌德大会战(四)-《铁血帝国》


    第(2/3)页

    “那个荒淫的修士?”

    “是撒旦派来的使者,他把彼得堡的所有女人迷得神魂颠倒,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不知他用了什么妖法,缓解了太子殿下流血不止的毛病,从此皇后就再也离不开他了。听说那家伙经常在宫中举行异端的降灵仪式,皇后对他言听计从,而我们的皇上——真是可悲——又对那个德国女人百依百顺。”

    托卡列夫一脸的怀疑与悲哀:“这是真的吗?也就是说,派您的装甲部队来支援我们的决定,其实是出自那个魔鬼派来的修士?”

    纳卡西泽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多么希望我听到的只是谣言啊,可是连跟皇上最亲近的米哈伊尔大公都那么说,我还真是没办法不信了。话说回来,除了皇上的意思外,之前你们提交的那些关于敌方装甲部队的报告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是吗,那还真是没有白费工夫啊。”托卡列夫高兴地说——显然那些报告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根据开战以来前线部队的报告、指挥官的亲口叙述、战俘的审问记录以及好不容易缴获到的几部坦克装甲车辆,托卡列夫连夜整理出了有关敌军装甲兵器性能和装甲部队编成的几份报告,虽然内容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和需要补齐的地方,出于为方面军争取增援的考虑,托卡列夫还是及时将报告提交给了大本营。

    报告显示,敌军开战以来在西伯利亚战区共使用了不少于7种坦克装甲车辆,其中坦克至少4种,装甲车确定为3种。

    最常的出现的两种坦克分别被称为“杰胡”和“菲提意”,意思是“敏捷的狐狸”和“飞快的雷声”。前者大概有4吨重,有一个单人机枪塔,装1到2挺气冷机枪;后者重8到9吨,有一个单人炮塔,装一门小口径火炮和一挺机枪。

    另外还有一种玩具般的袖珍坦克,大概只有2吨多重,没有炮塔,一挺机枪直接安装在一侧车身上,但速度非常快,被称为“列先”,也就是“猎狗”的意思。

    最后一种坦克体积要大得多,因为没有缴获的实物,无法估计重量,但显然装有较大口径的火炮,中国人称其为“泽狄安”,也就是“驾御闪电”的意思,这种坦克不常出现,一但出现,往往意味着此地已成为敌军的集中突破点。

    前三种坦克的装甲厚度大概在7到15毫米,后一种坦克虽然无法实测,但看起来应该更加坚固。

    至于装甲车,有两种装备1-2挺机枪,一种装备小口径火炮,其中一种装机枪的装甲车前后设有延伸出去的雪橇,雪地行进非常便捷。

    装甲部队的编成自上而下依次是军、旅、营、连、排,一个装甲军编成3-4个装甲旅,旅是基本的合成作战单位,每个装甲旅辖2个装甲营、1个卡车运载的机动步兵营、1个依靠卡车或拖拉机机动的炮兵营、1个使用卡车的辎重连、1个机动侦察排和1个机动工兵排。每个装甲营辖2到3个连,每连10部坦克或装甲车,加上营部、旅部和机动侦察排的装甲车辆,一个旅大概有60到70部坦克和装甲车,另有150到170部其他机动车辆,以及8到12门大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