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能不能不要把简单的事搞得这么复杂-《道不可到》


    第(3/3)页

    口诀中开篇先详细的阐述了这片天地的灵气运行法则,有些比较关键的规则,李书航觉得挺有趣。

    首先第一条就是,天地间灵气,无所不在。而且无论是在这座天下的那个地方,就算是污秽不堪的茅测中,都是一样。不会多,也不会少。一个练气士,就算已经到了此方天地的止境渡劫境,你去茅厕里面鲸吞灵气一千年一万年,哪儿的灵气也不会降低半分,还是那么多。也不知道臭味有没有减少……

    第二条,虽然天地灵气,在任何地方都一样,但天地灵气可以被转化为可用灵力的比例却不一样。这里用了个词语,叫做精纯度。所以天地灵气从来不谈多寡,只谈精纯。这里要举例说明,你在不同的地方,精纯度低的,你采纳灵气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灵气,但就是怎么吸,都无法吸进体内。而精纯度高的地方,你明明感觉灵气一样就这么多,可你就轻轻那么一吸,啧啧,一个是清水一瓢,一个是陈酿一碗。

    第三条,哪里的天地灵气精纯度高呢?曾经有高人判断说,天地山河就像是那纵横交错的棋盘,离线槽越近,则天地灵气越精纯,反之则越淡薄,最精纯的当然是纵横交叉的那个点。但是这个规律一直没有人能找出。所以暂时只是空谈。现在已经探明的灵气相对精纯的地方就是那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再有就是那能托起万钧渡船的御空廊道。

    再有就是对这玄之又玄的天地灵气的感受方式做了一些在李书航看来空泛无边的道道了,什么先要灵台清明,物我两忘,逐渐的融入天地,与天地共存,而后以神引气,引气入体在练气化神等等种种,看的李书航是头大不已。

    难道,自己没有所谓的修行资质?这些玄而又玄的修炼法门,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真的去深入理解,别说深入,就是读,也是读不通呀。

    又是三天过去了,除了对这个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外,实际上来说,一无所获。但是身体却有所康复,也不知道那褚医师给自己用的什么药,端的是药效好的很!

    话说,李书航卧床不起的第五天。百般无赖间,李学渣手捧书籍,望着头顶的照明符愣愣出神。按书上说,这照明符就是最简单的灵气转换的运用了,虽然还是感受不到那所谓的灵气,但用眼睛看的话,倒是能看到。以神引气的话,神是什么东西有点不明白,但是想到之前跟着平板小飞车一起运膳食上山看到的那条引线倒是有那么点意思。思忖间,从那照明符的光团中,竟然缓缓似抽丝剥茧一般,有一条细细的线条,慢慢的游弋而下。李书航一怔,线条就飘散消失了。好像抓到窍门了,这有点像第一次掐断那荧光线条状的气机时的感觉。再来一次,很轻松,从照明符的光团中引下一根发丝般粗细的气机线条。然后用书上的方法,从百会穴导入,经灵台至心窍在入丹田,一股微带暖意的丝状感触,由这条经脉浮起。是了,这就是灵气了,这么简单的事,不要说的那么复杂难懂好不好?于是,李书航开始引导这路气机源源不断的往身体内汇去。这还不够,他找到放置在书桌上的一叠备用的照明符全部点亮——这东西是个人都能用,拿手里甩一下,就亮了——一共九张备用符箓,加屋顶的哪一张刚好十张,可是任凭他在怎么去牵引,到了第六张就没办法在在拉下哪怕一条气机。没关系,先这么练着。

    用书上所述的经脉线路,李书航首先让这股进入体内的气机围绕任督二脉做小周天运行。在熟悉了运转路线后,开始突破其他经脉。按照书上所述,炼气期的三大阶段分别是,以神引气,引气入体和活经开脉,完成了这三步,就可以开府筑基了。

    时间过的很快,又是三天过去了。这三天中,有一次一张照明符因为符文耗尽,失去效用,光芒退散。可李书航发现,即便如此,那股源源不断的气机依然没有中断。一番尝试和思索之后,他决定试一试不用符箓引导,就在虚空中牵引气机试试,结果几乎没有费什么周章,就成功牵引出一条气机,然后在试着将气机的出口逐渐靠近自身。多次尝试后,这些气机几乎已经可以零距离牵引了。而此时,李书航已经可以同时牵引三十六道气机同时灌输。成就感满满。

    这期间,师姐来过两次,每次都问李书航有什么问题,回答并没有什么问题,就会转头离去。红发少年终究还是没有做到“喂了这顿就了事”这么洒脱,被迫每天做那送饭小童的活计。一来二去的,两人倒是熟络了。到了第十天,李书航的伤势基本上算是痊愈了,跟随徐俊峰一起去了学塾,那名月光少女并没有来接李书航一道去学塾,倒是在学塾有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味儿了。毕竟,他们这一代弟子,每天去学塾一个时辰的课业是宗门的死规矩,必须严格遵守。

    李书航觉得学塾中教授的一些文章,并不难懂,甚至有些文章,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一些关于这个九牧天下山川地貌以及皇权割据等等的内容。什么九牧天下什么洲有什么国呀,那些国和那些国有过纷争,那些国有出了那些能人异士,那些地区出产什么有趣的手工艺品和矿石玉脉等等的。总之都是新鲜事。

    最让李书航觉得稀奇的就属东胜神洲的蜃景楼了。这个东部大陆的第一宗派,居然利用天下无所不在灵气,铺就了一条传讯网络。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修士传音入秘的法门,让前天下,只要有蜃景楼分舵的地方,就能向任何地方传讯,修士只要在蜃景楼留下自己的法力印记,在定时的缴纳一笔钱财,就可以使用。历经多年的术法跟跌,现在据说蜃景楼可以将一地的景象和声音都传递到神州大陆的没一个角落。后来有些小宗门为了赚取额外收入,就要求自己宗门的一些姿容出彩的仙子,在蜃景楼上定期露面,其他修士只要定期的缴纳一笔额外钱财,就可以观看,钱可多可少,视仙子的姿容决定。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专门的仙妓,在蜃景楼上靠这个发财了,什么诗词歌赋,轻罗曼舞,是一样不缺。可惜,需要筑基期以上才能使用。小道消息是,凌霄宗有四位仙子是蜃景楼的大热门,只是有没有上去抛头露面,就不得而知了。南宫慕英自然是四人之一。话说,李书航听到这些,就觉得一股莫名的无力感走遍全身,说不出的惆怅。

    打从进入学塾的第一天起,李书航就在南田峰领到了一所居所,正是他养伤的这间小宅。他觉得挺好。

    山上的日子,有事则缓,无视则快。更何况是修仙一事,那更是光阴如流水,一闪而逝。一晃便过去了四个月。

    李书航牵引的气机,自从达到一百二十八道之后,就在也没有增加过。倒是在临近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主要气脉都被他走通了。按照那本《凌霄宗练气入门口诀》的说法,他这就算是炼气期圆满了。该是准备准备进入筑基期的时候了。

    这天,李书航先来无事,便想着,师姐说过,能藏风聚水,以神引气,甚至是筑基后开辟气府,能引气入穴都只能算是个半吊子练气士,真要成为能打架的练气士,还得会引导气机走江化龙,点石成金才行。这个自从那次探查五行根脚的乌龙事件之后,李书航十年怕井绳,是一次也没在去提起过。这回都到了练气圆满了,是不是该旧事重提一下了呢?有点头疼呀,要不然去找徐俊峰?但总觉得不妥,说不出哪里不妥,但就是不妥。

    还是得跟南宫师姐一起去破这一关。

    “青色的是风,红色的是火,那黄色的是土咯?但是金色的和黄色的又这么像,蓝色的如果是水,那雷该是什么颜色呢?”走在当初的那条山路上,李书航无聊透顶,跟空气说一些废话。

    青色的是风,青色的是风,嗯,青色,青色。李书航脑海里回想起,那晚师姐使用风属法术的样子。“好像是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还有这个位置”,他手聚在半空,胡乱挥舞着。他没发现,他的身周的空气开始加速流动,“然后就是灵气变成青色的光芒,在就是这样的送出去”。宋书航并指往前方的小树枝上一指,“啪”,小树枝应声而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