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人生的际遇真是相当地奇妙。 这话说的是管尚书?。 刚刚好叫阮仁燧知道了宋巧手?和郑夫人之间的官司。 刚刚好因为此事,将刘永娘和宋巧手?送到?了朱皇后面前。 也是刚刚好,通过刘永娘之口,叫朱皇后知道管尚书?枉顾冤屈,,尸位素餐,倒是与此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俞侍郎为之奔走牵线,不辞辛苦…… 因为一好一恶的两方观感,使得朱皇后开口,在圣上面前举荐了俞侍郎。 刘永娘肯定也想不到?,当初对自己避之不及的这位老乡,最后恰恰是因为自己这样一个似乎并?不起眼的厨娘而丢掉了尚书?之位! 圣上本心里是没?有任何偏颇的,他的标准很清晰明确——谁更能做事,就选谁上位! 然后去?查了查,发现?如?若单论能力?,俞侍郎其实?要强过管尚书?许多。 他只是输在出身?上。 这个出身?指的不是寒门亦或者高门,而是说俞侍郎屡试不第,没?有得到?进士亦或者举人的出身?。 生活所迫,为了养家糊口,俞侍郎只得去?在县衙刑房里充当文书?。 只是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归会?发光的。 彼时正值天后摄政,每年例行巡检地方州郡文书?,刚好抽到?了俞侍郎写的一份。 天后觉得此人行文规整,条理明晰,是可造之材,所以破格拔擢,让他入京为官。 俞侍郎身?上只有一个秀才功名,却能够跻身?朝堂,最后官居正四品刑部侍郎,这样的运道,在本朝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 圣上对着俞侍郎的这份履历静看许久,外人实?在难以猜度他作何观想,倒是宋大监自幼与他相伴,隐约能够猜度到?几?分。 太后娘娘看人的眼光,其实?是相当毒辣,也相当精准的。 到?最后,圣上降旨厚赐管尚书?,让他且在家中静养,同时又点了俞侍郎的名字,让他暂代尚书?之职。 这旨意在刑部毫无?疑义地引起了一场风波,只是传到?内廷当中,就只剩下暗暗地叫好声了。 …… 前朝的风吹不到?后宫去?。 朱皇后不在乎官位的升降,定国公府作为皇朝四柱之一,从不担心前程。 而夏侯家这会?儿在朝中也没?什么要员,德妃当然也不会?操心这些事——光她要写的这本书?,就足够让她头?大了。 而贤妃那边儿就更加不必说了,她才不关心刘家的人呢! 只是俗话说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贤妃近来就觉得自己十分不幸。 她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被女儿反过来鸡了。 贤妃坚决不肯松口,开这个口子:“仁佑,德娘娘是德娘娘,我是我,我们俩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也完全没?有任何必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变得一样。” “德娘娘有德娘娘的长处,但?是我也有我的长处,不是吗?” 贤妃很认真跟女儿说:“仁佑,你越界了,这样强迫一个人效仿另一个人,是很不礼貌的。” 大公主?实?在是没?想到?,自己一番好意,居然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阿娘居然说她没?有礼貌! 听见了吗,居然说她没?有礼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