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林元登上《国家新闻》-《狂徒太嚣张了》
            
            
            
                
    第(1/3)页
    市区。
    市中院。院长办公室。
    “欢迎,欢迎最高法的同事莅临指导工作。”
    “不敢当。”
    特派员与吴院长握了握手,随后双方来到沙发上坐下,开始聊工作。
    “林元的案子,已经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这次派我们过来,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审理,做到公平、正义。”
    吴院长连忙点头:“明白!”
    上面的话,只是场面话。
    真正的内在意思是:高院要树立典型,为以后类似的案子,形成一个范例。
    如果未来国内再出现这样的案子,各地方法院就必须按照此案的“例子”来判罚。
    “案件的主法官选好了吗?”
    特派员严肃发问。
    闻言,吴院长立刻答复:“选好了:是我院一名从业多年的老法官,身经百战,功勋赫赫。他叫周立平,这是他的档案。”
    早有准备的吴院长从抽屉里,拿出档案,递给特派员查看。
    特派员看了看后,点点头。
    “可以,就他吧!”
    “好的。”
    接下来,双方喝了一口茶。
    随即,特派员放下茶杯,开始“闲聊”:“目前东国经济腾飞,国家实力蒸蒸日上,但国民们的法律意识依然有些淡薄。在普法这条道路上,不仅需要各方人员的努力,更需要我们法院系统多多普法。”
    “是啊,是啊。”
    吴院长一边连连点头,一边在心里急速思索着特派员这番话的潜在涵义。
    对方到底想干嘛?
    这番话到底是何意思?
    在东国当官,就这点最烦人,领导的每句话都要猜猜猜。
    这时。
    特派员忽然又提了个问题:
    “对了,吴院长。这起案子你们打算怎么审理?是公开,还是非公开?”
    闻言,吴院长当场一愣,随即赶紧回复:“因为这起案子涉及未成年人,按照常理,是非公……”
    话未说完,吴院长终于反应过来了。
    随即,立即转口:“虽是如此,但这起案子受害者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整个过程也没什么不可说的地方。基于为国民‘普法’的考虑,我院决定半公开审理此案,邀请市民与媒体记者旁听。”
    听到这话,特派员摇摇头:“法院不是一言堂,不能由自己决定,还得尊重受害者极其家属的意见。”
    “明白!我明天就派人去询问下受害者家属,争取让他们同意半公开审理。”
    此话一出,特派员终于笑了。
    孺子可教也!
    ……
    接下来,各方媒体纷纷接到了江南市中院的邀请,邀请大家在半月后,前来审判庭旁听。
    在这些媒体中,不仅有国家官媒、企业私媒,甚至还有外国记者。
    因为这起案件太特殊了,引发国际关注。
    所以,高层领导希望将此案做成铁案,向世界展示东国法制建设的决心。
    三天后。
    东国国家电视台来人了。
    不仅是他们,还有各省、各市、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