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州,方家。 十数人聚在房中。 方腊端坐在上方主位,若红枣般的面庞满是笑容,昂首大笑,畅快淋漓。 “好,好,好。” 方腊连说了三个好字,这才看向众人,欢喜道:“道门门主证得圣人之位,我等兄弟的机会终于来了。” 众人闻言,喜不自禁。 他们关注道门已经有段时间。 若非因为宋州距离关外比较遥远,而他们家小又全在宋州,很多人早就去关外投靠道门了。 本来他们是想着等道门入关,然后直接投了道门。 却不承想,尚未开始行动,竟然得到了这样一个惊天消息。 道门门主发大宏愿,得天地认可,成圣了!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道门门主成圣,自此以后天地间能与道门门主相比的强者屈指可数。有了圣人坐镇,道门纵然被天下权贵与礼教排斥,也必然有一席之位。 众人议论纷纷。 “早在当初见刘圣贤破解云苗之争,便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但未曾想到才短短时间竟然已经得到天地认可,成就了圣位。” “那可不是,谁能想到刘门主如此强悍,短短时间就干出了这样的大事。” “说来也是奇怪,历来向天下发下宏愿,哪个不是经过漫长准备,声势浩大。但之前也没听说过道门有准备祭祀天地,更别说许下大宏愿了。” “甭管道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结果就是道门成功了,刘门主成就圣人之位。咱们没必要纠结过程,只需要关注结果就行了。现在道门有了圣人,这天下间想要投靠道门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咱们兄弟原本想要等道门入关,然后投了道门,现在却是得改一改策略。” “大哥,道门门主成圣,必然引得天下群雄投靠,我们要是在宋州继续等下去,只怕连残羹剩饭也吃不上了。” “如今道门门主成圣,按照传统接下来应该会有三法三传,以应上体天心,下应民心。” “三法三传,那是什么东西?” “三法三传,就是三次讲道,三次传法,向天下众生传授自己成圣的理念,以及自身掌握的神通,术法等等。自古以来,凡有强者成圣,都会进行三法三传。院主无名,天帝,神皇,长生天,都走过这一步。” “其实三法三传除了传法传道,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外,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历代圣人都会选择的道路。” “居然还有这种事情,不过传法传道除了证明实力还有什么用途?” “那可就多了。” “其一:圣人之所以能成圣,是因为向天地发下宏愿。需得完成宏愿,才算是真正的圣人。所以圣人许下什么宏愿,就得按照宏愿去做。如道门门主刘圣贤的宏愿是让天下百姓再无饥寒交迫,他就得宣扬自己的理念,让天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道理,并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天地的许诺。” “所以,第一点,可以说是圣人的需求。他们必须这么做,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实践自己的理念。” “这倒也是,当今天下,别说那些贱籍贱户的普通人,就算是咱们这样的普通修行者都不被当成人看,哪来的公平可言。天下虽大,然普通百姓纵然是在顺风顺水的好年景,也未必能有多少存粮,想要衣食无忧真是太难了。别的不说,道门门主要是能做到他许下的宏愿,真是我人族万古唯一的圣贤,当为天下人传颂。” “可惜啊,太难了。想要天下百姓人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怎么可能做到。哎,道门门主还是心太善,不该许下这样的宏愿。” “去去去,瞎说什么,刘圣贤可凭借这大宏愿成圣,这就代表受到了天地认可,这个想法,这个理念,都是天地所需。人家有这个想法,并且愿意去做,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什么伟大的人格,咱们不去帮忙就算了,怎么能在这里给圣贤说丧气话。” “好了,好了,诸位兄弟莫要为了这点小事争吵。咱们继续听听,这三法三传还有什么门道。说不定咱们还能跟着沾光,得到圣人传承。” “咳咳,这其二啊。” “确是为了立威!” “立威?” “对,立威。” “早年院主无名成就圣人,是我人族第一尊圣人。随后成功证道的是神皇,长生天,最后才是大夏天帝。早年院主无名成就圣人的时候,力压天下,众生不敢与之抗衡。但等到神皇成就圣人的时候,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年神皇成圣,三法三传,最后的传法地点,就是书院。” “与书院诸多强者辩法,引得天下众生关注。最终神皇与院主过了一招,虽不曾得知胜负如何,但也因此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坐实了圣人之位。” “再比如说天帝。” “天帝是四尊圣人中最晚成圣的强者,当天帝成圣的时候,天下格局几乎已经固定。” “大夏占据东方,长生天占据北方,天道教占据西方,南疆因为贫瘠,以及云梦泽这个不安定的因素,一团散沙。天帝三法三传,第一传是齐州,齐州为了大夏天朝沿海地区,时常受到来自海外的修行者掠夺,海盗杀之不绝,灭之不尽。” “天帝到了齐州,在齐州海岸向众生传法授道,留下定海神针一根。从此以后,齐州再无海盗肆虐。” “关于定海神针的传说,诸位兄弟应该并不陌生。” “听说过,相传这定海神针玄妙无双,是天下一等一的至宝。定海神针不仅可以平定海浪,还有护国安民的神力。可自行侦查违反大夏天条的修行者,将之诛杀。自从有了定海神针,齐州国泰民安,再无祸患。” “卧槽,原来定海神针是这么来的。” “天帝第二站,则是九重天关。” “在九重天关传法之后,留下自身佩剑悬在天关的城墙之上,可杀敌于百万里之外。从此以后,南疆平定,再无入侵大夏天朝的行动。” “这个我知道,据说当时天帝传法,南疆有很多顶尖强者都去了,与天帝在天关辩法。最后无不被天帝驳得哑口无言,更有人出言不逊,结果被天帝斩杀当场。” “哈哈哈,这事当时闹得挺大,甚至被编排成了戏剧。” “天帝的第三法,则是西方潼关。” “潼关是我大夏天朝与天道教接壤的军事重镇,长年因为两国摩擦发生战事。天帝抵达潼关,邀约天道教神皇辩法。这场辩法的结果不得而知,但天道教并未宣传,且此后数百年再无入侵之举,想来应该是平手,甚至可能天帝还要更胜一筹。” “不论结果如何,三法之后,天帝的圣人之位稳固。而今数百年过去,天帝的修为日益增进,更是有天下第一强者的美称。” “可若非当年三法三传,平了东海,定了南疆,胜了神皇,如何还能有今天的局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