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仙材凑齐-《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2/3)页
    真玄能感受到陆渊话语中的真诚,心中不由触动,深行一礼。
    话谈到这里,已是差不多了。
    陆渊作为东道主,此次又是自己的庆典法会,这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放到杨吉华和真玄身上。
    对于其他前来参加法会的仙门使者,也是要顾及到的。
    于是两人,也各自告别。
    作为惹人厌的九州使者,真玄也没自讨没趣,去和其他跟自己不是一路人的真人硬凑。
    而是转道去拜访衣丹城,打算和这位已经卸任的前任掌教,再拉一拉关系。从对方口中,试探一下太平道今后的真实态度。
    虽然已经从陆渊那里,得到了些许暗示,知道对方对于九州仙门,没有什么敌视,甚至还展露了些许善意。
    只是这善意,是花钱买来的。
    可是这种纯粹由金钱构造的关系,有钱时自然稳如泰山,但没钱时,却也最容易翻脸。
    比财力,九州仙门肯定是比不过长青仙宗的。
    毕竟两国体量摆在这,差距实在太大了。
    既然比不了钱,那最后也就只能比人情了。
    对于这点,真玄还是有些信心的。
    这两百年来,在衣丹城的一力倡导下,九州仙门和太平道的关系飞速增长,都快要亲如一家了。
    虽然这位衣掌教,似乎是为此下台了。
    可人家怎么说,也是太平道在长青域立足后,筚路蓝缕,建立宗门的第一任掌教,对门内的影响力,自不用多说。
    此时哪怕已经退位了,也没谁认为对方就真的失势,再没什么权利。
    只要搞定了对方,靠着旧掌教的影响力,哪怕日后太平道政策转向了长青仙宗,也能拉住一部分舵,不让彻底偏离九州仙门。
    这也是方才真玄,为什么愿意给陆渊送上一份大礼,花钱买对方去自己宗门的原因。
    这钱不是给陆渊花的,而是给衣丹城花的。
    九州仙门要做出表态,表示自己这个朋友,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
    对于拖累到了衣丹城,心中也有愧疚,愿意给予一些补偿。
    这份大礼,就是补偿。
    而有了这份补偿之后,衣丹城在太平道的处境,自然能好上许多。
    这对于维持这位九州仙门的坚定盟友,有着至关重要的好处。
    真玄去找衣丹城了,陆渊也去招待其他使者。
    这样在山中忙碌了半个月,法会总算结束,各方使者纷纷告辞离去,山里也总算安静了下来。
    不过陆渊也没空休息。
    按照约定,他要去一趟长青山,好好和长青仙宗,进行一次友好交流。
    这次访问,是肯定要去的。
    对方都已经备好了大礼,就等着自己上门去取了。
    既然如此,自不能端着,要赶紧去。
    于是法会过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跑去了长青山。
    然后在长青山上,受到了长青仙宗上下的热情招待。
    那位如今长青域内,刚刚取得了长青上仙称号,如今长青仙宗的掌教宋希仁,更是主动出门迎接。
    以地仙之尊,招待一位人仙,可谓给足了陆渊面子。
    否则,纵然两人都是一宗之掌教,地位理论上是相同的。
    但在仙界,决定身份高低的,不是职位,而是境界。
    两人境界差距摆在这,那可不是随意就能抹平的。
    陆渊对此,也投桃报李。
    当场就拍板,两宗今后,互通有无。
    将持续派出弟子,前来北边游历,此将形成定例,一直维持下去。
    同时也欢迎长青仙宗弟子,前来域南游历。
    希望借助这些游历交流,实现让两宗关系,日趋亲密的目的。
    对此,宋希仁表示很满意。
    先前九州和太平道的关系,变得如此之好,快要成同门师兄弟了,原因为何?
    里面除了衣丹城这位掌教,年年前去访问的原因外。
    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太平道门下弟子,年复一年的跑去域西游历。
    通过频繁的底层交流,从而促进了两宗关系。
    现在自己这边,有了陆渊这位现任掌教的拜访。
    日后又有大批弟子,固定前来。
    那完全可以照抄九州经验,通过一次次交流,从而争取太平道门人的好感。
    这样等交流的次数多了,几百年过去,两宗自然也能亲如一家,彼此以师兄弟相称。
    尔等收买了所有太平道的弟子,甚至只需获得大半、乃至一半太平道弟子的好感,对于长青仙宗来说,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目标。
    如果说陆渊等人,是现在的话。这些中、底层弟子,就是未来。
    把握住了他们,也就把握住了未来。
    像衣丹城、陆渊这些人,别看此时威风凛凛,掌握了一宗权柄,不可一世。
    但他们,终究也只是个人仙,人仙最多也只能活三千年。
    再通过修为,计算太平道前后两任掌教的寿元,按常理推断,也就不难得出,这两人顶多能活个一千多年。
    尤其是衣丹城,能修行到人仙后期,更是可能连千年寿元都不够了。
    这次他主动退位让贤,或许就是察觉到了这点,所以才想趁着生命最后关头,努力冲击一把地仙之境。
    可这种冲击,往往成功率都不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