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驾崩-《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页

    “江浙的香料、广东的贡珠,皆因朕爱好而起,劳民伤财,此后也不必上贡。”

    “各地税使、矿监,多有不法者,弄得天怒人怨,朕是知道的,之前多有庇护……也都全部召回,此后不可再有外派。”

    “朕前些年贪恋财富,为充盈国库与内帑曾在民间加税,使得百姓不堪忍受,怨声载道,是朕之过也……这些税赋也统统免除。”

    “江浙河南暴动、湖广流民叛乱……”万历喘息了几口,又说道:

    “这些尽是朕所忧虑的,你也要格外注意,继位之后,需要尽快派兵平定,斩其匪首,尽杀老寇,万不可有慈悲之念。”

    “北部蒙古时有犯边,羁縻也不稳,边境战火不断,但是这都是疥癣之疾。内地之乱,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务必诛灭……尤其是近些年天灾愈发频繁,若不以雷霆之势平乱,恐生祸害……”

    “父皇,儿臣记住了。”朱常洵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

    朱翊钧扯起嘴角,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继续说道:

    “首辅方从哲、尚书黄克缵,还有詹事府詹事严晨昊,这些都是可以信赖的贤臣,伱尽可以放心任用,他们会尽心辅佐于你。”

    万历说话的音量愈发微弱,终于只剩下那微微翕动的嘴唇,声音再不可闻。

    “父皇?”朱常洵看着已经闭上眼睛的万历皇帝,带着不可置信的表情喃喃道,一旁的太医闻言已经猛得扑了过来,抓起了皇帝的手腕。

    脉搏已经再无跳动。

    “陛下,陛下!”

    伴随着太医的一声哭嚎,仿佛是打开了闸门一般,整个宫廷里顿时充斥着哭喊的声音,宫女宦官们纷纷伏地大哭,而朱常洵更是以头抢地,哭声泣血,令闻者落泪,无不感叹太子殿下的孝顺。

    郑皇后没有如同众人一般哭天喊地,而是站在一旁默默地流泪。

    或许在一众人之中,她的悲伤是最为真实的,她与万历的感情甚笃,皇帝的去世,她是真的在为他哭泣。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统治明朝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谥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不久之后,遗诏颁布,令皇太子朱常洵继位,同时在其中,对于自己的一些行为如久居后宫等多有悔过之意,并且对许多官员进行了提拔,严晨昊更是从詹事府詹事,直升至吏部尚书,而原吏部尚书黄克缵则是直接入阁。

    八月,太子朱常洵正式登基,大赦天下。

    定年号曰:

    “武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