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封群臣,王爵之限-《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页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眼眸之中,带着遗憾的神情。

    连林首辅如此的功勋都没有能获得王爵,显然,他们是没有可能了。看来,新朝之中,也是奉行着异姓不王,除了追封,看样子是没办法生得王爵了。

    众人各怀心思,而宣读的官员却是继续大声念着名单上的内容。

    “封前军都督府左都督严承方,为成国公。”

    严承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在战后已经由军团长正式升为前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位居一品。

    “封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曲元矩,为……”

    ……

    很快,所有的爵位便被一一宣读完毕。最高的共有三人受封国公,另有严时昭受封辅国公,最下则一直到男爵,各有其人。毕竟别看在征战之中,好似许多的军官们声名不显,但是实际上,这一次次的大战,一次次的激烈的军事行动,也是靠着这许许多多的军长、师长们撑起了战役的基本构造。

    很多中小型的战役,也都是靠着他们打的。

    因此除了两位大将与首辅、严时昭受封国公之外,其他的侯伯子男,也是少不了他们的。

    明朝把子爵和男爵给革除了,但是华朝却是恢复了这些爵位。

    不过,世袭罔替是没有的,功劳大的降等袭爵,功劳小的只限于自身,不得传给下一代。

    毕竟勋贵到了朝代中后期,能拿得动刀的真是少数,很多不仅没能起到维护朝廷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大厦的蛀虫。明末的时候,除去越国公、陈国公这由严凌亲自教导的两脉,真就只有梁国公和英国公还有点领兵的本事,但是也根本比不过边关一些善战的良将。

    这样,也是刺激那些勋贵子弟,为了爵位不忘尚武之心。

    不过这样也已经很足够了,爵位的荣耀加身,已经让受封的将领们欢欣若狂,而且这,多少也是能拿到一些工作之外的俸禄奖赏。

    当然,其实也只有少部分的将领们都得到了爵位,但是,哪怕是那些没有得到爵位的文臣武将,也都得到了各种的奖赏、升官等。一时之间,皆大欢喜。

    群臣们心中欣喜,但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在这朝堂之上,诸君之前,他们当然不能失态。纵然是内心无比的狂喜,他们也依然保持镇定,随后在最前方那几名众臣之首的带领下,他们整齐划一地行礼,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臣等,叩谢皇恩!”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