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竹笼-《兴唐》
第(2/3)页
一个个位于航道中央,滩周围河深能达几十米,如何凿滩通航?其实丹水到了这里,疏阔已经不必,河水的宽度也足够了,主要就是凿滩除礁。
……
一场秋雨到来,密集的雨珠自乌黑的天空倾盆一般的降落。
无情的秋风,用力地撕扯着半黄半枯的树叶,揪到地面上,再用雨水践踏。
裴雨荷在教婉儿读书。
婉儿才气有的,识的字终究没有裴雨荷多。教得也认真,毕竟是读过《女则》,这玩意儿对皇后与太子妃是最有帮助的。到了东宫,没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太子对自己不冷不热,可也在预料之中,但对自己也不算太恶。于是默默地尽着自己的本份,使东宫和睦。
看着外面的疾风急雨,碧儿腆着肚子,说道:“太子妃,妾身很担心。”
裴雨荷抬起头,看着窗外,经过了种种,也早过了发花痴的年龄。更况且她也不是贱得慌,对太子的挂念终不如碧儿,但家教使然,一直默默尽着一个妻子的本份。
说道:“我也担心,可殿下虽吃一些苦,也必须这样做,对国家,对百姓,就是对殿下自己也有帮助。”
也并不是懵懂无知,太子的处境,却是知道一些。
两渠一成,太子继位,已经无人抵挡。
抱着她这样想法的,可不是她一个人,大明宫的某人,都疏忽了……
……
这场秋雨,李威仍然在赶路,丹水下游在均州境内与汉水交合,然后取捷径,直插虢州奔陕州。因为时间急,即使是下着雨,也在行路当中。其实心中对父亲也有更多的不满。
如果早一个月准备,就不会如此狼狈。
李威没有病倒,韦弘机却病倒了,躺在虢州,不能走路。
李威带着歉意,说道:“孤太急促。”
“殿下,是臣耽搁了殿下,不过臣依然很高兴。殿下,恕臣斗胆说一句,殿下多久没有生病了?”
李威惊讶地回想了一下,这才想起,自从自己来到唐朝,大病一场后,几乎就没有生过病,当然,装病不算的。就是到了南诏,有一部分士兵水土不服,自己只是感到略略有些不适外,也没有病倒。
“这才是社稷的幸事。”
话点到为止即可,不能再露骨了。李威说道:“韦少卿,不要乱想,好生养病,三门新开河工程很大,孤还要指望你大展身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