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没人敢接的任务-《神豪的普通人日常》
            
            
            
                
    第(1/3)页
    说完,老院士满怀期待地扫视全场,想看到大家的踊跃,想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地接下艰巨任务。
    毕竟,在场的没有一个是东郭先生,全部都是实打实的顶级专家,放在全球,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后。
    老院士的话说完,全场异常的安静,落针可闻。
    “各位专家们,有信心吗?”老院士又问了一句。
    毫无意外。
    现场还是安静地可怕。
    老院士意识到,雄心归雄心,鸡血归鸡血。可在座的各位,都是绝对的理性人士。
    这种情况下,大家首先考虑的,还是“可能性”。
    是啊。
    …可能性。
    攻克“德尔塔-伊波拉”药物和疫苗的难度太大了,可能性太低了。
    疫苗还好说,药物几乎不可能。
    谁也没有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哪怕他们是顶级专家。
    见到如此场面,老院士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失落。
    座位上,两位卫生与健康部门的ZF领导,也以他人不可觉察的姿态,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次任务,郭嘉的重视程度,高的离谱。
    虽说“德尔塔-伊波拉”基本已经被控制在飞州,出洲的概率很低。
    但因为坦桑尼亚的地缘特殊性,与我郭关系的特别性。以及国际交涉、竞争、博弈和价值观竞争等诸多因素,这场竞争将关乎民族自信心。
    从高度上来讲,不容有失。
    可当前的这次高端会议,竟是如此一个压抑的局面。
    让人看不到希望。
    “兰教授,你觉得呢?你们研究所在药物研究方面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性,此前也从事过“伊波拉”药物的研究,你们应该是有基础的。”老院士直接点名。
    兰教授也是个近乎退休的老专家,听到德高望重的老院士叫自己,他清了淸嗓子:
    “我们研究所确实研究过“伊波拉”病毒有关的难题,目前还有几位在读博士的毕设就是这个方向的,但都只能输出一些理论性的成果。
    想输出真正具有实际价值的药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伊波拉”都是如此,“德尔塔-伊波拉”只会更难。我们确实是有心无力。
    相反,我觉得药物研究离不开药物制造经验,这一点,吴教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吴教授:???
    …我谢谢你啊。
    …我那只是一家挂靠在研究所的代工小制造公司好不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