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戴河-《徐徐诱之》


    第(1/3)页

    第32章  北戴河

    民国时期的新婚夫妻已开始流行度蜜月,但自二人成亲,他们哪有时间去?宁铮实在太忙了。

    这个时代的军阀混战,简直就是古代春秋战国的翻版,今天你打我,明天我和你联合打他,极度混乱中,还有那自古以来就没断过的说客在其中纵横捭阖……执政者走马灯一样地换,有的都能做到三进三出,继续消耗着本已千疮百孔、积贫积弱的中国。

    政治形势瞬息万变,哪有那个奢侈时间去做相较而言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在他们婚礼后没多少天已返回北平的老帅给嫡子压了无数的工作,所以婚假一结束,宁铮规规矩矩地回了军部。

    奉九倒是没觉得如何,但对宁铮来说,没去度蜜月算是个很大的遗憾,他暗暗筹划着,待到八月中旬,终于逮着了机会。他告诉奉九准备一下,三天后去北戴河。

    待到当天宁铮从军部忙完回来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了,他带着奉九,由卫队旅护送,再没带任何其他下人——包括秋声——乘坐宁家专列开往北戴河,车后又挂了几节运送军需物资的车厢。毕竟是度蜜月,除了必备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他的闲杂人等还是越少越好。

    第二天天光大亮时,他们终于下了车。宁铮开着驻热河的侍卫早早开过来的汽车,把奉九安置到了著名外交家梁维均的私人别墅,自己则去了第三军热河驻地,处理完紧急军务,又快马加鞭地赶回来,拎上一大堆物品,带着奉九去了海边。

    奉九上一次去鲅鱼圈游泳已是两年前的事了,还是大哥大嫂带着一大家子去的,奉灵虎头不苦都去了;再就是三月底在顺德看香云纱那次,不过没游泳。

    宁铮把车开到离海边不远的地方停下,奉九等不得宁铮展示他那一套西式风度,自己开车门下了车,把鞋脱了拎在手里,迈步向前。

    现在正是晌午时分,天气不冷不热,海沙软绵绵地呵护着她娇嫩的双足,海风轻抚长发,又一次看到了大海,奉九的心情是愉悦的,眼前一片烟波浩渺,海天一色,波涛阵阵,一来一去,自在逍遥。

    奉九忽想起前朝妙人李渔在《蜃中楼》“张羽煮海”中有段词:“我将这东洋大海,开做个香水混堂,高挂灯笼几盏,广招顾客四方。”实在是好气魄,不禁笑了出来。

    沙软潮平的北戴河这样一个优良的海滨浴场,是上世纪末英国工程师金达最先发现的,到现在不到四十年的光景,闻风而来的中外达官贵人们已建起来了超过四百座的私人别墅。

    宁铮刚刚已在别墅里换上了泳衣,一身流行的蓝白条紧身男式泳装显得他蜂腰猿臂,很是精壮,奉九看了他一眼,稍稍有点吃惊,随即调转了目光:平日里看他穿军装、西服和长衫,显得人很匀称,没想到还是力量型的。

    宁铮走在后面,看着前面步履轻快的奉九,唇边含笑,站定后随意地四处看看,忽然有点后悔,这片海滩虽是私人的,但也足有二十几号人在游泳,其中男性更是占了大半。

    宁铮皱了皱眉头。

    奉九迫不及待地要下海,她走到自家一杆巨大的墨绿色遮阳伞下就开始动手脱衣服。宁铮摁住她的手止住了她。

    奉九不解地抬头看他,宁铮这才发现奉九身上的蓝色浴袍内里露出鲜红的一角,原来刚刚在别墅她也已把泳衣穿在里面了。

    宁铮建议道:“还是换上这套吧。”

    奉九看着他手里的一大堆东西,不敢置信地看向宁铮,“你是说真的?”

    “自然,我这不是怕你晒黑了么?你知道经过海水一泡,太阳再一晒,非变成黑炭球不可。”

    宁铮手里拿着的,是全套的老式泳装:一件黑披肩,一件藏蓝色长袖上衣,同色长裤,还有一顶超大的大檐草帽和一副黑色太阳镜,看样子是要把奉九包个严严实实。

    还能再丑点么?奉九根本不想听他的,“黑碳球就黑碳球,至少我不用象他们燕京大学的学生那样,一个个的弱不禁风,还得特意补充鱼肝油。”

    那个时代的燕京大学学生以富家子弟居多,学生们普遍务虚,属于瘦弱苍白的贵族一派,不爱运动,喜欢空想,身体不大健康的很多,所以学校食堂特意放置了大把鱼肝油供学生自由取用,以补充因阳光照射不足而缺乏的维生素d,完全不象隔壁清华学生那样天天被校方强制锻炼身体一小时,一到了每天锻炼的时间,宿舍、图书馆、食堂、教室统统关闭,只开放各个体育场馆,所以大学四年下来,清华学生的头脑与体格俱佳。

    奉九说着就脱下了毛巾浴袍,露出里面鲜红的连体泳装,随手把脱下的浴袍扔到一旁遮阳伞下的白色休闲长凳上,这泳装还是前年大姐从北平给她带回来的。

    果然,她一脱下浴袍,就有十好几道火辣辣的目光追随而至了。

    宁铮也正盯着奉九,她的泳装是挂脖式连体泳衣,露出半个雪白的后背,两片纤薄的蝴蝶骨精巧无比,腰两侧也露出了小片闪着珠光的紧致肌肤。她很上道地弯腰抻腿顺便活动膝盖和脚踝,做好热身运动,随即着急地迈开长腿往海里走,根本不在意自己有多美——面如新月,脖颈似天鹅,肩头圆润,双腿笔直,肤如凝脂,体态纤巧轻盈,走动起来腰肢轻摆……太打眼了。

    宁铮的脑子急速转动,想着怎么把她引到人少的地方去才好,他已受不得自己太太被这么围观了,即使现在那些人都还离得远。

    其实奉九和宁铮能穿上这种在当时算得上是很开放实则保守的泳衣,已算得上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了。

    世界上最开始游泳的人们只有一个造型,裸体。

    等到文明之风吹进蛮荒了一千多年的欧洲,光着身子下海游泳已变得完全不可接受,欧美国家的海滩警察会立刻上前驱离。

    男人们不得不穿着笨重的法兰绒泳装下水,经常没游几下,上衣和裤子都因吸饱了水开始自有主张地要离他们而去,穿了真不如不穿,所以他们一般都会等到没有警察执勤时干脆脱光;而女式泳装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厚厚的法兰绒,比起男式泳衣,还要加上羊毛袜,一套泳装下水再一称,足有二三十斤重,所以女士们个个是在负重游泳;有的女士偷偷脱掉披肩、羊毛袜,把裙子改短,立刻让目光如炬的警察给盯上,他们手拿皮尺,认真测量可疑女士们膝盖和泳衣裙摆下端,还有上装袖子和肩膀之间的距离,一经检测不合格,还是立刻驱离。

    直到出现这种相对轻便的泳装,也就是人体各个关键部位用上了橡胶材质的贴布松紧带后,游泳才变得轻松了许多,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露后背、臂膀、大腿才不被视为伤风败俗。

    宁铮正准备跟上奉九,忽然一道欢欣鼓舞的呼喊声响起,“瑞卿兄!真的是你?!”奉九停下脚步扭头一看,一个戴着绿色太阳眼镜,白色遮阳帽,身穿黑白横条男士泳衣的年轻小个子男人正朝他们急速跑来。

    后面慢悠悠地跟着一位美人,个子也很小,身段窈窕,一头乌黑大卷发散在肩上,任由海风吹得乱七八糟;穿着当下在时髦人士堆儿里最流行的芥末黄色连体泳装,戴着冰蓝色的太阳眼镜,海风很大,她偶一侧身,奉九看到她的后背上只有几条纤细的带子充当布料。

    宁铮微叹口气,快速拿起奉九的浴袍追上奉九给她披上又系好带子,扭头稍嫌无奈地看了太太一眼,随即拉着她的手迎了上去。

    这个小个子男子热情地握住了宁铮伸出来的手,又在他胳膊上拍了怕,是由衷高兴的样子,随即把眼睛放到奉九身上,很是惊艳地打量着。

    宁铮给两边介绍,说这是小艾先生,这是我太太;小艾先生反应过来,赶紧拉着后面那个女人介绍说是这自己的太太唐佳莹。

    小艾先生其实在海里就已注意到了这位高挑的美人,要不也不会这么快就发现旁边的宁铮。现在知道这就是宁铮的妻子,不禁喜笑颜开:“配,真配,也只有这样出色的女士才配得上人中龙凤的宁兄。”

    奉九在小艾先生拿掉眼镜的一刹那,觉得他脸熟得不行。奉九很奇怪,她是个脸盲不假,但也分时候,比如曾在报上看过某人,接着在生活中遇到了,她九能立刻认出来,这次也不例外:这不是退帝艾先生的亲弟弟小艾先生么?因为退帝曾说过,“我弟弟和我的身体比例一样,不过只小了一号”;还说过,“我们的心情和幻想,比我们的相貌更相似。”

    的确,太像了。

    他的妻子也姓唐,不过应该是位旗人。虽大清已亡,但他们的身份还属于皇族,王朝遗老仍然在发挥作用,不会允许这位“高贵的亲王”娶外族女子作正室。

    奉九由是知道,此唐非彼唐,小艾先生妻子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他他拉·佳莹。

    这位艾夫人身材苗条,眼睛生得妩媚灵活,一见了宁铮这眼睛就有些移不开,若有似无地总在他身上流连。

    他们约好了下午一点半在海滨的“起士林”西餐厅一起吃午饭,然后就笑着暂时告别。

    接着奉九就被宁铮拉着进了海,被逼着跟他学游泳,全然不管奉九想自己游着玩的初衷。

    这也就是海滩上人多,要不奉九肯定又对着宁铮拳脚相加了。

    奉九其实早就跟虎头学会了憋气和狗刨,别看虎头总讽刺她那次去鲅鱼圈净喝水了,实际上她的运动天赋让她学得很快。

    她没上过正规的游泳课,泳姿的确不标准,但她此次本就是想泡泡海水澡,再瞎扑腾凫个水就完了,又不想参加什么全国游泳大赛和奥运会什么的,练那么标准干嘛。

    宁铮一听,立刻很严肃地说要游泳就应该好好学,这是一项生存基本技能,情况危急时能救命……有道理,奉九不得不认同。

    于是宁铮耐心地一会儿扶腿一会儿托着身子地各种教,奉九于是很快学会了标准的蝶泳姿势,宁铮又说现在这浅滩人太多了,游不开——奉九刚刚一伸腿差点踹到一个人。

    不过游不开并不是因为真的人多,就这么二十多个人而已,多能多哪儿去?还不都是奉九的美貌给吸引来的。

    一到这种时候,宁铮就痛恨自己是个留过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太有教养,要不依着父亲的脾气,还不是直接拔枪驱赶这些登徒子,哪儿还有那么多顾忌。
    第(1/3)页